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施氮及玉米生长及产量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氮及玉米生长及产量关系

施氮及玉米生长及产量关系摘要: 在吉林省乾安县的淡黑钙土上(P2O5、K2O施用量均为75kg/hm2),研究氮与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氮与LAI、有效穗长为二次曲线关系,存在最大值,与百粒重、产量为三次曲线关系;除百粒重与LAI外,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施氮180kg/hm2时,产量、百粒重和有效穗长均达到最大值。 关键词:玉米;氮肥;产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53-2 基金项目: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高效施肥技术内容。 0 前言 氮肥施用对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作物品质起到很重要作用。美国科学家H.G认为,如果停止施用氮肥,全世界的农作物产量将减少40%-50%。科学合理施用氮肥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农田土壤的缺素状况,我们于2010年在吉林省乾安县进行玉米主要营养元素氮的不同用量试验研究,探讨氮肥的施用效果、最佳用量及氮营养元素在抗旱增产中的作用,以期达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与材料 试验于2010年在乾安县赞字乡实施。供试土壤为淡黑钙土,有机质17g/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115mg/kg、31mg/kg、228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中度喜肥的吉单209。 1.2 试验设计与处理 P2O5、K2O用量均为75kg/hm2,N用量设0、90、135、180、225、270kg/hm2,其中磷、钾肥的全部和1/4氮肥做底肥,其余3/4氮肥在玉米拔节期追施。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3.75m2。4月30日坐水播种,6月16日灌水一次(灌水量141t/hm2)。 在玉米开花结束后,测定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LAI),小区取样20株。在玉米成熟时收获(每小区10m2),测定指标包括穗粒数、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显著性检验 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经过方差分析,各处理的植株高度、穗粒数差异不显著,而LAI、百粒重、有效穗长和产量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2)。在施氮量为180kg/hm2时,LAI、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均达到最大,虽然各处理的植株高度、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但也均在此施氮量下表现最大。 2.2 相关分析 由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可知,产量与LAI、百粒重、有效穗长相关;有效穗长与LAI、百粒重相关;百粒重与LAI没有相关性。其中,LAI与有效穗长相关极显著,产量与百粒重、有效穗长相关极显著。 2.3 施氮量与各项指标的关系 施氮量与LAI、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如下图所示。 施氮与LAI呈二次曲线关系(y=-0.00002x2+0.0089x+2.7068,Rsup2;=0.9821)。根据趋势线,最大LAI(3.67)的施氮量为222.5kg/hm2;最大LAI下降5%时的施氮量范围为126.4~318.6kg/hm2。 施氮与百粒重呈三次曲线关系(y=-0.000001x3+0.0004x2-0.0151x+21.228,Rsup2;=0.9091)。根据趋势线,施氮量在25和200kg/hm2范围内,百粒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00kg/hm2时则有下降的趋势。 施氮与有效穗长呈二次曲线关系(y=-0.0001x2+0.0385x+15.052,Rsup2;=0.9056)。根据趋势线,最大有效穗长(18.8cm)的施氮量为192.5kg/hm2;最大有效穗长下降5%时,施氮量范围为95.7~289.3kg/hm2。 施氮与产量呈三次曲线关系(y=-0.0006x3+0.1612x2+0.2818x+5685.3,Rsup2;=0.9971)。根据趋势线,施氮量在0和180kg/hm2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80kg/hm2有下降的趋势;无论是理论值还是实际测定结果,180kg/hm2施氮量的产量最高。 4 小结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本试验条件下,氮对穗粒数影响较小;但对LAI、百粒重、有效穗长、产量影响较大。在这四项指标中,百粒重和产量与施氮量均呈三次曲线关系,对氮最敏感;LAI和有效穗长则呈二次曲线关系,存在最大值。最高产量时,其LAI为3.66,略低于最大LAI;百粒重为25.6g,接近最大;而有效穗长为18.7cm。由此可见,产量达到最大时果穗性状达到最佳状态,而LAI则低于最大值,表明保持玉米高产的群体叶面积并非越大越好,而应是适宜值。 参考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