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榆林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植物选择及配置
榆林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植物选择及配置摘 要: 针对榆林城镇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榆林气候、环境条件,从城镇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稳定性、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出发,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榆林城区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以便为今后榆林城镇园林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园林绿化; 景观植物; 配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231-01
一、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现状
(一)园林植物资源相对不足。通过对榆阳区城区主要人工绿地,即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凌霄广场、阳光广场、榆林学院等绿地进行调查分析,分别记录各点园林树木的种类,数量等,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榆林市城市绿化树种有89种,分属28科58属。其主要树种有:樟子松、国槐、云杉、杜松、圆柏、侧柏、垂柳等。
(二)植物配置结构形式单一。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和光合作用,绿化的密植导致植物之间为了过度争夺自身生存空间,使部分植物淘汰,产生绿化具有短期效果而难以形成长期美化环境效益。在植物配置时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建立以当地植物生态系统及乡土树种群落为基础,相对稳定而又多样化的园林植物复层结构,使植物能在生态环境中持续、稳定、健康地生存和发展。
(三)景观植物单调,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的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在城市景观中,植物是季相变化的主体。季相变化成为园林景观中最为直观和动人的景色,植物的季相景观受当地季节变化的制约。从季相景观分析,春季观花的海红子、山桃、山杏、连翘、丁香、芍药等植物种植数量较少,很难形成一定规模的景观效果,秋季观叶的植物不但种类少,而且如卫矛、金银木等植物数量也较少,同样难以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冬季显得更为单调,基本以樟子松等常绿针叶树为主。
(四)城市绿化还未体现地方特色。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要体现在城市的建筑方面,也要体现在城市街道、公园的园林绿化方面。在确定一个城市的特色树种时,可以从当地的园林绿地中确定起着良好作用的古树、乡土树种和引入树种中加以选择,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榆林城市园林绿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物种间配置只是简单的搭配,栽种主要的目的还停留在“存活”和“绿地”的基础上,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植物配置单调,群落稳定性差。榆林城区绿化植物配置单调,主要表现在未能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选择适宜的、种类较多的植物种进行合理配植。城市园林绿化包括公园、街道、办公区和居民小区绿化,园林植物群落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还要能满足不同场合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要求。因此,不论是公园的绿地景观,还是住宅区的园林小品,其景观特征能否持久存在和保证质量极为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群落必然会发生演替,要保证原有景观的存在和质量,就必须在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到群落的稳定性原则,加以合理利用,得到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和景观效果。
(二)材料检疫、检验工作存在漏洞。近两年来,随着榆林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榆林城区加大了园林绿化的力度,绿化植物种类也较以往丰富,当地的苗圃产苗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使得大量园林植物从外地引进。而引进的物种往往会携带病虫害,引发疫情的发生,当地检疫部门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历史文化延续性注重不够。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绿化出现“千城一面”的局面,城市的地域特征在绿色景观中荡然无存,人们也因体验不到城市应有的独特风貌和魅力而兴味索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并行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连续性更应该成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指导原则。榆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和特殊地域的城市,但在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并未体现出榆林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三、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原则
(一)适地适树、因地制宜。自然植被是植物与气候、环境长期竞争和相互适应的结果。每一树种在不同地域的生长环境存在特有的适应性,在城市绿化中,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应尽量选择当地易于成活、生长良好,具有适应环境、能抗病虫害等特点的植物群落和种类,充分发挥其绿化美化的功能。
(二)植物种类多样性与特色树种相结合。一要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新品种。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对体现当地景观特色,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二要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速生树种能迅速形成绿化景观,但其寿命较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