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无纺布覆盖增温育苗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无纺布覆盖增温育苗探究

水稻无纺布覆盖增温育苗探究摘要:在大棚育秧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纺布覆盖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薄无纺布覆盖和厚无纺布覆盖育秧与地膜相比叶鞘长、叶长、苗高、丛高、根数有明显或显著增加,并且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无纺布覆盖与地膜覆盖育秧相比明显提高了苗层温度,厚无纺布保温效果虽好,但同比条件下秧苗素质降低,不建议使用,簿无纺布从今年的对比来看,效果较好,加大通风量可以避免高温和秧苗徒长。因此,在寒地大棚育秧采用无纺布覆盖育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育秧方式。 关键词:水稻;无纺布;增温;育秧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94-1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方法 水稻品种为空育131。采用三种试验材料薄无纺布、厚无纺布和地膜。试验设在农场种子公司1#地水稻育秧大棚内,棚向:东北-西南走向。设软盘育苗薄无纺布覆盖和厚无纺布覆盖,并以地膜覆盖为对照,小区面积为2m×1m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苗床前茬为冬闲田,肥力中等,软盘规格为58cm×28cm,按旱育稀植三化栽培的有关要求进行播前、播中、播后管理。 1.2 调查项目和方法 在水稻播后三天在标准水稻秧棚内采用薄、厚无纺布和地膜三种材料分别覆盖2m2,分别观测其日最高、最低气温;在水稻出苗后地膜覆盖对照区撤膜后与无纺布区进行平行观测。观测时间分为08时,14时,20时三个时段。不设重复。在1叶、2叶期和3叶期随机抽取100株进行秧苗素质调查。考苗时取有代表性的10株秧苗,地上部分测量第1叶鞘高度和茎基宽度(离稻谷5mm处的苗粗度)、 叶耳间距、 叶长、 苗高。在每个处理随机选三点采样,每点采样100株测百株干重和充实度,地上地下部分分别在105℃杀青30min,然后在85℃下烘干至衡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纺布覆盖增温效果 根据观测的资料分析:当夜间无云或少云时(即为晴天),次日覆盖区下最低温度由高至低分别为地膜对照区、厚无纺布区、薄无纺布区;当夜间为多云时,次日覆盖区下最低温度由高至低分别为薄无纺布区、厚无纺布区、地膜覆盖对照区。在白天无云或少云时,覆盖区下最高温度由高至低分别为薄无纺布区、地膜覆盖区、厚无纺布区。在全天多云时,覆盖区下最高温度分别为地膜区、薄无纺布区、厚无纺布区。 2.2 无纺布覆盖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2.1 无纺布覆盖对秧苗叶部性状的影响 由表2得知薄无纺布覆盖条件下的秧苗第一叶鞘长度较为理想;此外各处理1-2叶叶耳间距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厚无纺布区>对照区>薄无纺布区,而薄无纺布区的第3叶长最长,长于对照区0.3cm,对照区的第3叶长最短,比厚无纺布区少0.2cm。叶长越长,叶面积越大,有利于增加光合面积和光合产物,对于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从苗高上看出厚无纺布覆盖区苗高高于对照区1.6cm,而薄无纺布区高于对照区1.3cm。 2.2.2 无纺布覆盖对秧苗根部性状的影响 从表3得知薄无纺布条件下的根系的根数和跟长较对照区和后无纺布区生长良好,健壮的地下部分更有利于吸收;各处理茎基宽的宽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表现为:薄无纺布区>对照区>厚无纺布区;从百株干重上看出簿无纺布区大于对照区0.04g,对照区大于厚无纺布区0.18g;在充实度方面,对照区比薄无纺布区多0.13mg,比厚无纺布区多0.31mg。 3 结论与讨论 采用适宜厚度的无纺布作为水稻育苗的保温覆盖材料,不会因温度和光照而影响育苗,同时,无纺布育苗棚内温湿度变化具有高温(湿)不高、低温(湿)不低的特点,昼夜温度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农膜育苗,利于秧苗平稳生长。根据水稻无纺布覆盖增温实验我们知道,厚无纺布保温效果虽好,但同比条件下秧苗素质降低,不建议使用,簿无纺布从今年的对比来看,效果较好,为防止秧苗徒长,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大通风量。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推动水稻生产向节本、增效方向快速迈进,给稻区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水稻无纺布覆盖保温育苗新技术[J].新农业,2002,(3). [2] 于立河,李金峰,郑桂萍.粮食作物栽培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 [3] 卓亚男,张玉森,柴书宝.水稻无纺布覆盖育苗技术壮秧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10). [4] 肖德全,孙继文.水稻无纺布旱育苗技术应用效果评价[J].农业新技术,2006,(2). 作者简介:王行衍(1964-),男,黑龙江富锦人,现任建三江创业农场种子公司党支部书记,中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水稻。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