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摘要]本文全面介绍了水稻稻水象甲的形态特性、生活史及主要习性和传播途径,从而提出了防治水稻稻水象甲的办法。 [关键词] 水稻 稻水象甲 防治 稻水象甲是植物检疫性害虫, 是最具毁灭性的水稻害虫之一。此害虫于近3~4 年时间内, 在德惠市水田区部分已有发生, 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水稻等作物。成虫在6月初开始危害, 6月中、下旬达到危害盛期, 成虫在幼嫩水稻叶片上取食上表皮和叶肉,留下下表皮,在叶表面留下一纵条斑痕。这种危害一般来说对水稻的产量影响不是很大。幼虫在7月上旬开始危害,7月中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幼虫对植株的危害是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方面,幼虫密集水稻根部,在根内或根上取食,根系被蛀食,刮风时植株易倾倒,甚至被风拔起浮在水面上。在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可 在一丛水稻植株根部找到数十头幼虫。受损害重的根系变黑并腐烂。由于对水稻根系造成的危害至使植株变得矮小,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稻水象甲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一般为10%~20%,受害严重田块减产50%左右。损失程度取决于地区、栽培情况和虫口密度。 1.稻水象甲的形态特性 1.1成虫 成虫体长2.6~3.8mm,体宽1.15~1.75mm。雌虫略比雄虫大。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 1.2卵 卵呈珍珠白色,圆柱形,稍向内弯曲,两端头为圆形,长径约0.8mm,短径约0.2mm,长为宽的3~4 倍,肉眼几乎看不见。 1.3幼虫 幼虫白色,无足,头部褐色。腹节2~7 背面有成对朝前伸的钩状气门,幼虫被水淹时得以从植物的根内和根周围获得空气。 1.4蛹 老熟幼虫附着在根部上的土制茧中化蛹。土茧形似绿豆,长径4~5mm,短径3~4mm,颜色呈土色。蛹白色,大小、形状近似成虫。 2.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稻水象甲经过4 个发育期: 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卵、幼虫、蛹期的发育要在水中完成,成虫具半水生习性。稻水象甲是以成虫在水田四周和林带禾本科杂草的根基部、落叶下、稻草、稻茬,以及住宅附近的草地内越冬。成虫一般在水淹后开始产卵。稻水象甲成虫喜在水面下4~7cm 的叶鞘内产卵。新孵化的幼虫在叶鞘内经短暂钻蛀取食后离开叶鞘掉入土中,由于幼虫无足,只能在泥浆中缓慢移动,这样, 龄幼虫要在植物体外呆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是它生活史中最薄弱的环节。幼虫在发育过程中,可从一个根钻出并转入另外根危害,造成一系列穿孔。3 龄幼虫取食常可造成断根。这种取食可妨碍根的发育生长。常在一株水稻根部可发现几头,多至几十头幼虫。幼虫在株间移动距离可达30~40cm。老熟幼虫身体卷缩, 结一个光滑的囊包住自己,形成一个附着根系的、不漏水的土茧,并在其中化蛹。7 月初,成虫从根部的土茧里孵化,8 月末在稻田里只能见到极少量成虫,大量成虫已转移到越冬场所。 稻水象甲成虫有较强的飞翔力,并可借风力作远距离传播。它的飞翔活动受气候条件影响,飞翔的最适温度为20℃~27℃,在有风的情况下,有利飞翔并导致远距离扩散传播。越冬代成虫一日内最活跃的飞翔时间是日落前1h 左右。新羽化的成虫则在黄昏时爬集叶尖待飞,日落后1h 飞翔活动达到高峰。气候恶劣时飞翔活动受严重影响。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在稻田路灯附近常聚集大量成虫。 3.传播途径 3.1自然扩散 成虫飞翔能力很强, 起飞后虫体能随气流上升,凭借风力作远距离传播, 迁移距离可达10km 之多。成虫也可在水中游泳,随水流跨江越海传播。 3.2人为传播 应严格禁止秧苗和稻草从疫区调往非疫区。成虫也有可能随稻种、稻谷、稻壳及其他寄生植物、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4.防治方法 4.1严格检疫 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另外还要对适生区、适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植物征象,采样检验,积极开展普查、监测, 力求做到早期发现,这样对检疫和防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2化学防治 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可杀灭稻水象甲成虫、幼虫,分别用于秧田和本田害虫防治。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混合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稻水象甲生命力极强, 传播蔓延速度快, 水、陆、空均能传播, 因此建议稻农提高认识, 采取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的联防联治方法。目前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稻乐丰乳油、 维稻乳油、 甩光乳油、 水陆全泡腾颗粒剂等。 4.2.1成虫防治 防治越冬代成虫最佳时期为6 月上、中旬进行, 防治新一代成虫, 最佳时期在8 月上、中旬。药剂可选用28%高渗稻乐丰乳油, 每700ml/ha, 对水750kg喷施, 3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