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

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摘要】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是利用抛秧盘(简塑钵)育苗,采用抛秧方式插秧,具有操作简便、降低生产成本、省工、省力、增产、增收的特点。 【关键词】抛秧盘 密度 播量 抛秧 水稻抛秧盘育苗栽培比普通栽培缩小秧田栽培面积3~4倍,插秧速度快3~5倍,节省育苗费用1~2倍,产量提高10%以上,是一项很有前景的水稻栽培新技术。水稻抛秧盘育苗技术标准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播前准备 充分腐熟的农肥和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土壤都可做盘土,土壤含水量应低于20%,考虑到水土保持和生态平衡,不应用山皮土做盘土;草炭土和水旱田土的混合比例为1:5~7;泡子泥和水、旱田土的混合比例为1:2~3;水、旱田土单用或1:1的比例混合;土粪和水、旱田土的混合比例为1:4~6。根据梅河口市水稻抛秧超稀植的要求,选用长49.5cm,宽35 .5cm,高2.3cm的简塑钵秧盘,每盘428眼(营养钵数)。每个秧盘需盘土约2kg,播种前的每盘底土为1.3~1.4kg,播后复盖土为0.5~0.6kg,抛秧一亩用盘土36~40kg(不包括损失)。 2.播种 2.1 插秧密度每m2抛秧9~10穴,每穴2~3棵。 2.2 播量 根据上述抛秧规格,每眼(一个营养钵)播2~3粒,每盘428眼播1100~1200稻粒,等于催芽的稻种34~37g,每亩用盘数平均按16.5盘计算。需用种560~610g。 2.3 播期 根据梅河口市外界气温稳定超过6℃~7℃日期为准,播期定为4月15~20日为宜。 2.4 插秧期 外界气温稳定超过14.5℃~15.5℃日期为准,即5月20日开始,28日结束。 2.5 插秧期及秧苗素质 以中苗为插秧秧苗,秧龄为30~40天,苗高13~15cm,叶龄3.2~4.7天。 3.育苗管理 3.1 苗床处理 苗床育苗对秧苗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因此把苗床选择在地势高燥、土壤疏松或者培养过床土的地方,取消施化肥、调酸、消毒等苗床处理。 3.2装盘土、摆盘 3.2.1 配制盘土 每kg土对营养土(详细按说明书要求)9~11g或硫铵和磷酸二铵各0.6~0.7g,覆盖土不对营养土直接用。 3.2.2 装盘土和播种 把盘土装压到营养钵的2/3左右后(用刷子刷)以待播种。用播种器把催芽后的种子进行播种,种子粒每眼不超过3粒为宜。 3.2.3 浇水、摆盘 在苗床放盘前,把床土充分浇透,等到床土3cm多深,含水量降到30%(床土开始松散)时,把播种后的苗盘移到苗床上摆放,把盘压入床土,使营养钵全部压入土中。盘面和床面一致时,以不露种子为原则盖上簿薄一层土。浇水使种子和盘土接合紧,然后盖覆土0.7cm,刚好露出盘面为适度。接着铺一层簿膜,以保温、保湿,苗床一定要整平,摆放的盘绝不许有凸凹,否则摆放的秧盘一头挨土,一头有空隙,对秧苗扎根吸收水分不利,易导致生理性立枯病发生。 3.3 绿化期管理 幼芽出土至1叶1心期是种子根、芽鞘节根和不完全叶节根、第1、2完全叶快出猛长期,是防止秧苗徒长关键的一环,对温、湿度、床土通透性最敏感的时期,因此要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3.3.1 保温 在棚膜内,最好盘上平铺一层簿膜来保温、保湿,保证出齐苗。秧苗出土前把棚膜内温度控制在37℃以下。秧苗出土后控制在28℃以下,以免烧坏秧苗。 3.3.2保湿 一般秧苗绿化前不浇水(但种子层发干一定要浇一次透水),水分过多易徒长、烂秧或出苗慢且不齐。 3.4硬化期管理 1.5~4.5叶期是给自养生活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以通风炼苗为中心防止徒长,促进根、茎、叶的正常发育。 3.4.1温度 秧苗绿化后,白天应把床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根据当天的升温趋势从早晨6~7时,棚膜内温度与外界温度接近时开始,至下午温度明显下降前为止进行通风炼苗(秧苗已出现徒长的趋势时,温度明显下降后再延续1~2小时,盖膜保温)。秧苗出齐及时去掉盘上平铺的簿膜。如果幼苗受冻,白天膜内温度尽量控制在18℃~23℃,以加快恢复秧苗正常生育。 3.4.2水分 要根据秧苗根部土壤含水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即用手指搓根部土壤,手指上沾泥、沾水不能浇水。一般1~2天浇一次水,浇水一定在早晨,尽量避免高温时浇水,以免温差过大生理需水失调。在插秧前,自然气候条件下,昼夜充分炼苗3~7天后,进行插秧。 3.4.3追肥 用营养土的不用追肥,未用营养土的一般追2~3次肥,在2、3、4叶一心期,各叶一心刚开始露出时,每次每盘追施硫铵4~5g为宜(硫铵和水的比例为1:70~100)。 4.抛秧(简塑钵)移栽 4.1 移培期 5月20~28日。 4.2 抛秧密度 9~15穴/m2均可,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