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如何改善我国桩基静载试验现状
浅析如何改善我国桩基静载试验现状摘 要:众所周知,桩基检测静载试验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形式,合理正确的基桩检测方法是控制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手段,客观准确的基桩检测数据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然而,我们在桩基承载力的试验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三类问题:第一类是桩的结构性问题,第二类是加载系统问题,第三类是量测系统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实战经验,对这三大类问题展开探讨,望更多专业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桩基;静载实验;问题;处理对策
??
?引言?
近年来,桩基在建筑、桥梁等建设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桩基是各种建筑物的基础形式之一,属于隐蔽工程,起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较深和较好地层中的作用,是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物的基础,一旦基础失稳,势必造成整体建筑物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对桩基工程的检测,避免造成整体建筑物破坏,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桩基工程检测的现状?
1.1 检测单位的硬件设备参差不齐 在技术装备上,有的单位静载试验的装备能力已达3000多吨,低应变和高应变均采用进口先进设备;而有些较差的单位,甚至连计量器都不能进行定期标定。?
1.2 检测的市场行为不规范 由于检测市场不规范、片面压价,一些单位在检测工程中,现场数据采集不认真,数据资料处理草率,甚至冒用检测人员或技术负责人签名;有个别单位还出现出卖资质或与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单位、个人联营,或将盖好章的空白检测报告交给无资质方使用的现象;一些地区搞地方保护主义,垄断经营,阻止外地检测队伍的进人,妨碍了技术进步和检测质量。?
1.3 检测成果不够精确 一是应反映或引用的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结论简单或结论含糊。二是静载试验的内容与执行的规范不符,原始记录潦草且涂改严重,观测时间不充分,基准梁安置不标准,长度不够,Q―S曲线、s―Lgt曲线采用手工绘制,误差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基本值判断不准。三是低应变检测采集的曲线一致性差、有的注意锤重、落距的选择,锤击力不够,分析时选用的参数不合理或过于简单、不全。四是一些单位没有编制相关的检测方案或检测方案过于简单、不能对整个检测过程起到指导作用。?
2 基桩静载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2.1 桩的结构性问题 试桩过程中桩自身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加载中途桩身结构破坏,桩和地基不能等同地充分发挥承载能力。?
2.1.1 桩顶(桩帽) 破坏 由于桩顶(桩帽) 顶面不平或强度不够、桩帽中心与桩身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桩帽与桩身结合处强度不够等,造成加载过程中桩顶(桩帽) 破坏、静载试验无法继续。如:?
(1) 当钢管桩顶端平面切割不平,试桩平台放置其上不能达到70 %的贴合面,接触分布不均时,会造成加载途中钢管桩顶部与平台接触处产生局部波纹压曲,加载量不能上升。?
(2) 静压桩或打入桩在施工中桩头破坏,试验前未补强或补强强度不够时,使沉降量陡增。?
(3) 灌注桩桩帽强度不够、桩头浮浆清除不够、桩帽形状不规则、桩帽中心不在桩身中心的正上方等,致使静载试验过程中发生桩头破碎、桩帽破坏,静载试验无法达到目的。?
我们在静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中应注意尽量避免该情形发生。?
2.1.2 桩身倾斜、破坏 由于桩身强度不够、桩身倾斜度过大或预制桩接头处理不妥,在静载试验过程中造成桩身倾斜、破坏、折断等,而地基土的承载力远未发挥完毕,使静载试验无法真实反映桩土体系共同的承载力状况。如就地灌注桩未到养护期、垂直度不够、钢管桩管壁选用过薄,静压桩、打入桩入土斜度大甚至下部已经偏斜、折断、脱节等。?
2.1.3 桩底沉渣过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够 由于桩底沉渣过厚或桩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够,桩端阻力远未达到预估值,使静载试验无法真实反映设计要求的效果,在施工中应及时清孔干净,并判明持力层的埋深。?
2.1.4 锚桩上拔 用工程桩做试验锚桩,未作锚固抗拔力计算,若钢筋过度受拉,或由于施工原因锚固接点拉脱,或不对称布置的锚桩系统,锚固力分配不当时,加载过程中会造成部分锚桩过度上拔,试验不得不中止,试验失败。因此在试桩方案实施前需进行受力核算。?
试桩试验中遇到的结构性问题,经分析如属施工造成,则应改进施工工艺,如属设计方面的原因,则应修改桩的结构,尽量使桩的材料和地基两方面的强度得到均衡发挥。?
2.2 加载系统问题?
2.2.1 压载系统上浮 采用堆载加荷时,由于堆载量不足,或有时由于堆载吨位过大,堆载中心难以控制,造成偏心过大,试验中在达到目标吨位前堆载被向上顶动,试验不得不中止。故此大吨位试桩,试验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2.2 千斤顶冲程用完 千斤顶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稻节水及旱作栽培技术.doc
- 水稻秆腐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doc
- 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doc
- 水稻节水灌溉理论及技术.doc
- 水稻节水覆膜栽培优势及对策.doc
- 水稻赤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doc
- 水稻除草剂药害预防及补救措施.doc
- 水稻钵育苗抛摆秧栽培技术.doc
-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应用.doc
- 水稻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措施.doc
- 2025年肿瘤精准医疗临床实践效果与细胞治疗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报告.docx
- 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模型与投资决策:2025年行业变革与投资建议洞察分析洞察分析洞察.docx
- 2025年农产品保鲜技术培训与推广鉴定报告.docx
- 人物介绍英语PPT课件.pptx
- 工业互联网平台TEE在物联网设备安全中的应用研究报告.docx
- 港口物流智能化技术应用与2025年港口产业升级报告.docx
- 2025年汽车市场芯片短缺应对策略与汽车售后服务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2025年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缺陷检测领域的创新实践报告.docx
- 咖啡连锁品牌在高铁站、机场等交通枢纽扩张战略与市场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