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应用

水稻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应用摘要:要实现创造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除选用高产、优质品种外还要选用优质,低毒、低残留的化肥、农药,通过育苗、栽培、植保、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和相关辅助性试验,研究和完善吉林地区水稻生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本区域内水稻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高产优质;栽培集成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10-1 1 巧夺积温,延长秧龄,培育壮秧 吉林地区属北方亚寒稻作区,年平均活动积温2500-2800℃,无霜期只有135-140天左右。水稻的产量与熟期一般呈正相关,高产优质品种均为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一般情况下很难取得高产。然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稻品种性有限,这些限制产量、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人为很难改变,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创造也适合高产品种发育条件才能达到水稻品质、产量再提高的目的。采用适时早育苗方法,巧夺积温,延长秧龄,培育壮苗的积极有效措施。一般要求3月中下旬开始扣棚,4月上中旬开始育苗,有条件的农户可采用“三推、两早、多项达标”的育秧技术。 2 水稻育苗的技术要点要求 2.1 秧田的选择与培肥 秧田的选择:秧田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灌排水方便,土壤肥沃,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中性或偏酸性,无重复性病害发生的地块上,种田选择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水稻立枯病发生轻重。 2.2 床土施肥、调酸和消毒 钵盘育苗或隔离层育苗的床土要选择疏松肥沃,中性或微酸性熟土或山皮土最好,使用充分腐熟的畜粪。春季将土块打碎过筛,拌入水稻育苗调节剂就可以达到床土施肥、调酸、消毒的作用,配制好的床土可直接装盘或铺平在床土上浇水、播种。 2.3 种子处理 2.3.1 晒种 在浸种之前,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翻晒2-3天,可增强种皮通透性,提高发芽率,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2.3.2 发芽 取种子半两,用清水浸泡一昼夜,把水倒出后盖上湿布,保持30-32℃,第3天查发芽率,芽率应该在80%以上,7天查看发芽率,应在95%以上。 2.3.3 选种 用比重1.13的盐水(以鲜鸡蛋露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为准)一般50公斤水可以加10-12公斤盐水充分融化即可,选后要用清水冲洗。 2.3.4 消毒和浸种 为防止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必须进行种子消毒。可用恶苗净30%可湿性粉剂进行浸种,防恶苗病效果可达到99%以上,并有壮苗、促根、增加分蘖的作用。每百克恶苗净加水50公斤,可浸种40公斤,常温下浸5-7天,捞出后即可直接催芽、播种。 2.4 播种 2.4.1 浇水 床土装盘铺平后,播种前必须浇水,为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可将枯必净或立枯一次净40克对水200-250公斤浇床面,以上两种杀菌剂毒性很小、无残留。 2.4.2 播种量 要想培育壮苗,每立方米播种量要低于1.5两,这样秧苗群体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可增加分蘖,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2.4.3 覆土 覆土要均匀一致,厚度不能超过1厘米,以免浇水时露出种子或影响出苗率。 2.4.4 苗床封闭 播种覆土后,将苗床除草净50克拌细土5公斤均匀撒在床面上即可盖地膜。 2.5 秧苗管理 2.5.1 管理主要抓好四个时期 (1)播种―出苗期:突出“齐“字,保证出苗整齐,培育壮秧。最适温度25-30℃。(2)立针期―二叶期:突出“矮“字,控制温度促根系,防止徒长,最适温度25-28℃。(3)二叶期―三叶半:突出“根”字,促进壮根,合理防止水分,防止发病,最适温度20-25℃。(4)三叶半―插秧:突出“壮”字,控制秧田水分蹲苗壮根,促进分蘖,最适温度18-20℃。 2.5.2 施肥 在秧苗2.5叶期和插秧前5-7天进行追肥,每平方米施硫酸铵60-70克,施肥量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徒长、易发生立枯病,另外秧田追肥不要追氢铵和尿素。 2.5.3 防治立枯病 秧田期如果播种量大,高温多湿,在2叶期以后遇低温立枯病易大发生,因此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要浇立枯一次净或枯必净,每克对水4-5公斤,浇在1平方米苗床上。这样就可彻底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在水稻立枯病初发期施药,可迅速杀死病菌,3-5天就可发出新根,长出新叶。 3 本田管理技术要点 3.1 合理施肥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米质,本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尽量减少无机肥使用量。化肥施用要减少氮肥,多施磷、钾肥,每公顷施用农家肥保证15-20吨,化肥施用量:纯氮一般在125-150公斤?公顷,五氧化二磷60-75公斤?公顷,氧化钾55-65公斤?公顷,这样既能够保证水稻高产,又能提高大米质量。 3.2 科学管水 水稻灌水一般采用浅-晒-浅间歇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