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环水闸计算书学习版
1 基本设计资料
1.1工程概况
沙堆东堤位于沙堆镇的东南部,虎跳门水道右岸,现状东堤堤围总长21km,其中未达标堤围长16.950km。沙堆东堤是新会区万亩以上重点堤围,围内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护耕地面积3万亩,捍卫人口3.3万人。本次东堤加固工程范围北起白沙冲南堤,南至白沙围尾端,整段堤围形成了一条闭合防线,是沙堆镇抵抗台风暴潮侵袭,阻挡西江洪水和虎跳门水道海潮的重要防洪(潮)屏障,是沙堆镇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固范围内现有排水、挡潮闸14座,均为小型水闸。
大环水闸位于沙堆东堤下游,桩号1+780处,主要功能为挡潮、排涝。原大环水闸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水闸建设标准较低,闸室已经向临江侧偏移,虽已经采取纠偏措施改善水闸受力状况,但水闸现状进一步向临江侧偏移趋势明显,同时由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建筑结构破损、钢筋外露、闸门锈蚀、启闭设备不灵活等问题使得该水闸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大环水闸原址10m范围内已建有多宗民房,给基坑开挖造成很大困难,水闸内涌两岸也多为住宅,工程内围堰选址较难,且产生较大的征地补偿费用,因此有必要对大环水闸进行移址重建。选址为原水闸临外江侧约32m(交通桥中心距),重建后大环水闸为1孔净宽4m的开敞式水闸,闸底板高程-2.00m,闸顶板高程3.20m,交通桥宽7m。
1.2水闸设计标准
根据《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8-2008)以及《水闸设计规范》(SD265-2001),位于防洪(挡潮)堤上的水闸,其级别不得低于防洪(挡潮)堤的级别,确定大环水闸为Ⅲ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5级。
水闸的防洪(挡潮)标准为30年一遇,根据水文计算,相应外江虎跳门水道的设计潮水位为2.59m;校核防洪(挡潮)水位取临时最高潮水位2.78m。
水闸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所产生的径流量,城镇、鱼塘1天排干,农田3天排干设计,相应设计最大过闸流量取最大洪峰流量为25m3/s。
1.3特征水位
外江设计洪潮水位为2.59m(P=3.33%);
外江校核洪潮水位为2.78m(历史最高潮水位);
外江多年平均高潮水位为0.59m;
外江多年平均低潮水位为-0.36m;
内河最高限制水位为0.80m;
内河正常蓄水位为-0.20m;
内河最低内水位为-0.70m。
1.4结构数据
大环水闸为钢筋砼整体式结构,共1孔,净宽4m。闸顶高程3.20m,闸底板高程-2.00m,水闸闸室顺水流方向总长23.85m,前后干砌石护坦长5.00m。闸顶设交通桥,宽7m,设计荷载等级按公路-Ⅱ级折减设计。
1.5工程地质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闸址处原始地貌为珠江三角洲淤积、冲积平原地貌。闸基础底部分布淤泥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承载力小,震动下易发生触变,产生抗滑稳定与沉降变形问题。中粗砂、残积土和基岩承载力较高,是良好持力层。闸基础的主体部分建议采用钻孔桩基础或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对其他挡墙等次要部位,因一般荷载较小,可采用天然地基型式,以浅层淤泥层作为建筑物基础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应在上部铺上垫层,必要时可采用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场地内的地下水及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碳酸型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1.6地震设防烈度
根据本阶段勘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勘察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和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是稳定的,但其上部分布的软弱土层,即淤泥层属于震陷敏感的软弱地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0s。
2 闸顶高程计算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第4.2.4条规定,水闸闸顶高程不应低于正常水位(或最高挡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与相应安全超高之和;位于防洪(挡潮)堤上的水闸,其闸顶高程不得低于防洪(挡潮)堤堤顶高程。故大环水闸闸顶高程计算确定如下:
2.1计算工况
大环水闸挡潮工况下,外江历史最高潮水位为2.78m(珠基,下同),设计风速采用重现期为50年的年平均最大风速25.5m/s。
2.2计算公式
闸顶高程按《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中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相关公式如下:
《水闸设计规范》
式中: Z—闸顶高程(m);
h0—计算潮水位(m);
A—安全超高(m),取A=0.3m;
hm—平均波高(m);
v0—计算风速(m/s);
D—风区长度(m);本工程取500m。
Hm—风区内的平均水深(m)表2.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