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古筝表演中气韵结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古筝表演中气韵结合

浅谈古筝表演中气韵结合摘 要: 古筝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特色民族乐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在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古筝演奏时的气韵结合做出一些剖析与探索。 关键词: 古筝表演; 气韵结合; 呼吸 中图分类号: J6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06-01 古筝作为一门审美的艺术,让这件古老的民族乐器在现代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是我们音乐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一门艺术的发展必须是全方位、立体构成的,这样才更具有艺术的生命力,才能去探索、去完善,以促进这门艺术的整体完美,从而唤起对古筝音乐的向往和追求。 呼吸,这一词在现在的学习当中,大家都可能经常听到,在我们弹琴过程中,老师会多次提醒要呼吸,乐曲中的呼吸,我们称之为“气”,在我们的乐曲中,不光有气,还有“韵”,在表演当中,我们要把“气”与“韵”结合起来,现在在很多的学生的演奏当中,“气”和“韵”的结合都不是那么的明显和连贯,在很多学生中大部分人会认为,有时顾得了手,顾不了别的,顾得了表演也就顾不了手,但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演奏方式和错误的观点,可想而知,我们是需要呼吸的,那么,在弹琴过程中,也不可能不呼吸,但是,很多人就会问,我们也在呼吸,但就是做不出呼吸的感觉,其实在这一层面上是有一个误区,呼吸时无时无刻的,但是在演奏中的呼吸与一般的呼吸有不同的地方,那么首先,我们对呼吸做一个定义。 呼吸,是生物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得活动,这是书面解释,但是在乐曲中,他又有另外一番解释,呼吸,就是所谓的“气”,在乐曲中,它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在演奏过程中,如果你能找到在乐曲情感中的共鸣时,通常我们需要一定的动作去宣泄它。 例如,人在非常开心的状态下,想要去唱歌,舞蹈,通过一些直观的方式去宣泄,相反在极度悲伤的情况下,需要哭,甚至是嚎啕大哭的,同样是直观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感,那么,我们在演奏过程中是一样的,无论是欢快的乐曲或是悲伤的乐曲,总是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觉得,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希望有一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宣泄我们的情绪,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呼吸,我们的面部表情,我们的身体,都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我提到的这三种途径是相通的,连贯的,缺一不可的。以《林冲夜奔》为例,他描写了林冲英雄落难、怒火满腔、顶峰踏雪、夜奔梁山的壮举。演奏时应演奏出一种内心的愤概与被逼无奈的情感。但是我们又不能狭隘的去理解为仅仅是某种抽象的感情形式,我们还应该看到音乐中的感情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等。在演奏时我们要随着乐曲的韵律、节奏,自然协调的呼吸方能将乐曲的情感体现出来,真正做到“情动气动、情急气粗、情缓气畅、情刚气壮,情柔气和”,用演奏意识控制呼吸,依据感情变化而变化,从而促进情感的表达。把自身的情感和呼吸投入到音乐表演中,这样才能真实、生动地传达情感。真正的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 当我们拿到一份新的乐谱的时候,如何去判断它的呼吸,在什么地方呼吸,这首乐曲表达了什么,这都需要我们把前提工作都做好,我认为,只有把乐曲的前提部分做充分了,这样才可以很好的演奏这个曲子,然而,呼吸以及韵味等方面都可以在你的充分准备下自然流露出来的: 第一,应该着重看乐曲的标题 一个标题是对整首乐曲情感的一个高度概括,从标题我们甚至可以很明了的了解到这首乐曲想要表达的思想,那么在标题方面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很直观的标题,能在标题中直接提取到某些东西,然而还有一种标题就是影射性的标题,在标题中提取到一部分信息,更多的还要在乐曲中去寻找,以下是两首代表性乐曲: 例如,《渔舟唱晚》,古筝名曲,我们看这首题目,立刻就有一副图案显现在我们眼前,一片轻舟在残阳的照耀下,轻轻的浮在水面上,那金黄色的霞光照耀的水面波光粼粼,那是一副静态画,没有集市的喧闹,没有小孩子们的嬉戏,只有安静的在享受太阳即将下山的那一份不舍。这是一个很直观的题目,我们能从标题中很直观的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所在,所以在演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的就是里面的呼吸是属于长慢呼吸,每一口气都要吸得很足很足,全身心放松,去感受乐曲里那副寂静的画面。 例如《西域随想》,现代筝曲,这首标题能给我们的直观的信息就是,整首乐曲的背景是西域,也就是新疆地区,所以这是一首充满着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风格的乐曲,但是“随想”二字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想象空间比较大的一种意境,所以这首乐曲没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我们演奏过程中,很多部分是充满想象的,不是墨守成规的,所以在演奏这首乐曲时,“随想”二字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 其次,对乐趣的主旋律要有基本的了解 就是我们在拿到一份新的乐谱的时候,在浏览一遍之后,我们就要先去把谱子通唱一边,主旋律在我们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