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岛型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构建
海岛型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构建摘 要:海岛型城市凭借良好的生态、美丽的海湾、优美的沙滩等而独具特色,同时又具有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弱点。其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的构建在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高绿心的数量和质量,加强绿轴的连接度,维护绿环的永久生态性,形成完善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文章在剖析东山岛绿地、环境及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岛屿、景观渗透、系统规划、以人为本”的结构规划理念,构建了岛屿(县域)和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给出了落实空间布局的配套生态工程和实施措施。
关键词:海岛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生态岛屿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059-03
1 岛屿及城市概况
1.1 岛屿概况
东山岛位于福建南部沿海,因主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它介于厦门和汕头之间。全县由东山主岛和周围33个小岛组成,陆地面积为247.24km2其中主岛194km2。主岛四面环山:岛南为大帽山、乌礁湾森林公园,岛东南为苏峰山,东北有龙潭山,北部有西山岩林地、南正院山。因山体较多。故拥有良好的生态大环境。
东山海域面积广阔,岸线外2海里的海域面积约317.5km2。岛上的东南沿岸有南门湾、马銮湾、金銮湾、乌礁湾等七个月牙型海湾首尾相联,绵延数十公里。海水蔚蓝清澈,沙滩洁白平坦,苍笼林带环抱着海湾,是天然的海滨浴场和疗养场所,也是旅游开发的黄金地带。
东山岛的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岛上有宋代磁窑、明朝“武庙”、铜山古城:有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扎寨练兵的旧址:有明朝大学士黄道周出生、读书、讲学的遗址:有抗击倭寇的古战场等众多名胜古迹。此外,东山还拥有巧夺天工,驰名于世的内8景、外8景、海天又8景。尤以风动石、石僧拜塔等景点誉满海内外。
1.2 城市概况
东山县城位于主岛的中东面,呈现出组团式的发展格局,西铺组团和铜陵组团规模较大,康美组团则缺少发展动力,规模相对较小。2007年,东山县城现有建成区面积为7.67krn2-(其中西浦区3.29km2、康美区1.08km2、铜陵区3.30km2),县城区城镇人口为8.9万。
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关于东山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规定:东山将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大容量,以度假为主的,兼容观光、康乐、避暑、体育、会议、商务等多元化的海滨旅游胜地…。城市的未来定位非常高,这将促使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的构建必须按高标准要求进行。
2 岛屿城市绿地现状及主要问题
2.1 城市绿地现状及问题 从目前县城的绿化方面看,状况不十分理想。2007年,城区内绿地总面积为190.26hm2,人均绿地面积为21.40m2,绿地率为24.81%,未达到福建省园林城市标准。
(1)公园绿地:县城中有石庙山公园、风动石公园等为数不多的公园,总面积为36.90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4.15m2,尚未达到全国2000年6.83m2/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数量偏小,分布极不均匀,服务半径过大,大大影响了公园绿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城市未来高标准发展的要求。
(2)防护绿地:东山防护绿地面积较大,总面积为53.51hm2,人均面积为6.02m2。以沿海岸分布的防风林、防潮林占多数。其主要问题有:第一,林中木麻黄比例在80%以上,品种单一,基千林带老化,自然枯死、断梢和病虫害严重,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二代更新速度缓慢。第二,沿海基千林带有断带缺口,沙荒风口造林难度大、进程慢。第三,侵占林地、毁林取沙、采石取土现象严重,破坏较大。
(3)东山的生产绿地面积偏小,约占建成区面积的1%,城市绿化的苗木需要从外地引进;附属绿地中各小区、单位的绿地率普遍较低,品种也较为单一;其他绿地的面积较大,但是与城市内部绿地的连接度不高,渗透作用不强,绿地的系统作用没得到充分体现。
2.2 岛屿环境现状与问题
(1)采矿采砂:苏峰山、南正院山、观音山等地由于采矿,对山体和植被的破坏较为严重。过度无序的采矿造成了以下破坏:①山体形态受损、植被破坏,已经威胁到了风景名胜的整体美观:②植被破坏后导致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使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③在一定程度上使地质环境遭到改变和破坏,可能造成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尾矿泄露、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
(2)水产养殖:目前,东部沿海乱占海湾搞水产养殖的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海岸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金銮湾、乌礁湾(最严重)等海湾的鲍鱼场及水面吊养问题尤为突出(见图1)。一些养殖场建在潮间带沙滩之上、防风林带之下,部分防护林遭到砍伐,还有的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