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区梅园景观规划初步.docVIP

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区梅园景观规划初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区梅园景观规划初步

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区梅园景观规划初步摘要:本文结合项目实例,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区梅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力求在设计中通过对我国梅文化的着力诠释,体现出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精神风骨。同时结合对铜官窑遗址的保护,探索历史遗址保护和现代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梅园;景观规划; 遗址保护区 Abstract:This article unified the project example, Changsha Tongguang kilnware ruins protectorate plum garden landscape plan design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Makes every effort through to try the annotation in the design to our country plum culture, manifests the Chinese tradition scenery botanical garden the energetic character. Simultaneously unifies to Tongguang kilnware ruins protection, the exploration history ruins protection and the modern ecology civilization complements one another, the design technique which complements each other. Keywords: plum garden;landscape plan;ruins protectorate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8-0122-03 1引言 铜官窑梅园利用现代公共空间的设计手法,师法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在设计中通过对我国梅文化的着力诠释,体现出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精神风骨。梅园规划以“采撷民俗、追忆历史”为原则,追求中国古典园林“宛若画意、天人合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髓,表达”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境。同时结合对铜官窑遗址的保护,探索历史遗址保护和现代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设计手法,形成双赢共生的局面。 2项目现状概况 长沙铜官窑又名长沙窑、铜官窑,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丁字镇石渚湖附近。长沙铜官窑遗址是唐至五代时期制瓷遗址,距今约1000多年。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立保护区。在保护规划区内外围山体为南北走向,中间夹一线农田,其中新河贯穿东西,清水蜿蜒,林木依依,景观极佳。为打造国家级遗址公园,沿着“铜官窑遗址―陶文化―旅游暨相关产业”这条经济发展思路,从大概念入手,提出了旅游区、景区两个层次的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思路,以带动区域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在旅游区的建设思路中提出了打造湖南最大规模梅园的想法。经过可行性认证,拟以旅游接待中心区域的铜官窑博物馆为中心,在重点保护区范围外围建设千亩梅园,使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近期梅园规划建设用地13.3hm2,整个梅园规划立地条件优越,依山傍水。西面湘江,以半边山、觉华山沿线为主,向北延伸至铜官镇。 3梅园规划设计方案 梅园属长沙铜官窑文化遗址公园区的一部分,在博物馆遗址总体布局和规划原则的前提下,规划结构可总结为“一个纽带、五个景观区、五大景点”。一个纽带即是园区合理规划的景观道路;五个景观区为博物馆区、赏梅区、咏梅区、品梅区、水景观赏区;五大景点为“三友亭”、“悠然亭”、“梅韵别院”、“暗香亭”、“梅湖十友”等景点。 3.1景观分区设计 3.1.1“博物馆”景区 铜官窑博物馆位于园区入口处,主要展示铜官窑的悠久历史,突出一个“古”宇。景区中心博物馆――“铜官窑博物馆”,博物馆周边绿化主要配植梅花,适当在视觉焦点位置放置含梅花浮雕文案的陶罐小品,畅叙梅文化的同时启示铜官窑将诗画文化内涵用于陶瓷上的先例,表现出梅花特有的品质和价值,展现梅花几千年的古韵,寓教于游。 3.1.2“品梅”景区 分室外展区和室内展区两部分。室外展区名为“闻香寻梅”, 主题围绕王安石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来展示梅艺术。室外按梅品种分片种植,并在临水区和陆地区配植不同的梅花品种,在满足其生态要求的前提下,营造更丰富的景观。室内的游客服务区有“品梅屋”, 魏晋南北朝时,流传着一些关于梅的典故。《世说新语》写道:“魏武帝行失道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