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体雕刻的神韵——从文身的历史起源看它的审美意蕴.doc
身体雕刻的神韵——从文身的历史起源看它的审美意蕴
摘 要:文身作为人类古老的文化艺术现象,现今又普遍的流行,成为人们彰显个性的“另类”时尚,从对文身的历史及源起的追问中,我们发现文身日益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美的身体装饰艺术。因而从美学的角度去发现它的审美意蕴便显得十分必要。同时,对当代身体美学理论的建构又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文身;历史;源起;审美意蕴;身体美学
The Romantic Charm of the Body Sculpture
——the tattoo’s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as seen from it’s history and origin
Abstract: Tattoo, as the old phenomenon of human culture and art, is popular in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source to tattoo, plication from the aesthetic ang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ody aesthetic theory construction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age.
Key plication, body aesthetics.
文身这一古老而又遍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如今又成为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时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们睁开眼睛,那些由色彩、斑块、线条和各种图形结构的图案,从五官到四肢,从胸部、腹部到臀部,从人们最易窥视的部位到不易发现的隐秘之处……他(她)们因与常人“不同”而成为“另类”,他(她)们因“另类”而标新立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进而成为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她)们为什么要文身或体绘?在这些彩色图案(或文字)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等都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出发,形成了一些真知卓见。然而,文身这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习俗,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身体艺术现象,从一开始便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装饰,而且在其发展演进中越来越注重审美意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学研究者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这可能与学者天然的矜持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相关于是论资料的缺乏。但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者有责任从文身这一亘古长久的具体的艺术文化现象中去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美学理论建设有用的“养分”。格罗塞也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的是为美观……;所以,我们先从美学的观点去研究画身是完全合理的”。①
一
文身一词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