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漳州市诏安县梅岭中学七(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答题卡).docVIP

2013版漳州市诏安县梅岭中学七(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答题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版漳州市诏安县梅岭中学七(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答题卡)

诏安县梅岭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林育全  审核:陈俊达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18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按要求填空。(5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使入京》) (4)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木兰诗》中,“         ,         ”两句诗极力描写边塞艰苦的环境,烘托木兰的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扑朔迷离”出处的两个句子是“       ,       ”。 (7)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志·蜀志》) 2.口语交际。(3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清明节时,到处可以看到祭扫的人们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的情景。这些陈规陋习污染了环境不说,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火灾,酿成惨剧。在国家大力倡导文明祭扫的今天,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祭扫的人们说些什么? 3.名著阅读。(5分) (1)下列有关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伊索寓言》中,《乌龟和老鹰》一文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B. 在《西游记》“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夫牛魔王。 C.《朝花夕拾》叙写了鲁迅从少年时代到留学日本前后的许多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D.从《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以看出,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不拘小节,但也粗中有细。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60字左右,3分) ①请简述“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相关情节。 ②“我那乖乖,菩萨恐你养不大,与你戴个颈圈镯头哩。”这句话出自《西游记》,请概述与此相关的情节。 4.综合性学习。(5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2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C.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3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4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5—9题。(17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分)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即更刮目相待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忽啼求之   B.借旁近与之   C.余闻之也久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翻译。(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8.方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归结于其父“不使学”的缘故,用文中作者的话来说,就是“      ”(不超过6个字);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是“     ”(不超过2个字),目的是“     ”(不超过3个字)。(3分) 9.吕蒙与方仲永的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分)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