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第四章补体系统学习辅导
第一篇 第四章 补体系统 学习辅导
补体是人或动物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但是其活性不稳定。它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故不随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增强而增高。补体系统在激活过程中,可产生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可引起一系列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其结果可表现为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可出现引起疾病的免疫病理作用。在激活过程中,补体系统尚可与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激肽形成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炎症反应。
【学习建议】
本章内容介绍了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理化特性、重要的补体成分的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激活和调节、以及补体的生物学活性。学习本章内容需掌握补体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学活性。熟悉补体两条激活途径及特点。了解补体系统的异常与疾病。
【重点难点内容】
一、补体系统的概念
(一)补体基本概念: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称为补体系统。补体系统的蛋白按功能分为三类:(1)补体固有成分。(2)补体调节蛋白。(3)补体受体。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损伤。
(二)补体成分的命名:
1.补体通常以符号“C”表示。
2.参与补体替代途径激活的补体其他成分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
3.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其功能命名,如抑制物、C4结合蛋白、促衰变因子等。
4.补体活化后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附加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如C3a、C3b等。
5.被激活的、具有酶活性的补体片段或复合物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等。
6.灭活的补体片段在其符号前加小写英文字母i表示。如I因子可将C3b水解为无活性的iC3b。
二、补体重要固有成分的组成、特性、结构及功能
大多数补体固有成分分别由肝细胞、巨噬细胞、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脾细胞等合成,其化学组成均为糖蛋白。补体分子量最大者为C1q,最小者为D因子;各成分血清中含量以C3最高,D因子最低。
三、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与血清和体液中,需要激活后才能表现出生物活性。补体系统的激活可以从C1开始依次按一定顺序激活,也可以从C3开始依次激活。C1q开始激活激活的途径称经典途径(传统途径);C3开始激活的途径称替代途径(旁路途径)。
(一)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
1.激活物:免疫复合物(IC,即抗原抗体复合物)是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
2.激活条件:C1与IC中抗体IgM或IgG1、2、3的Fc段(CH3或CH2区)结合,是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始动环节。IgM是五聚体,含五个Fc段,因此单个IgM分子即可激活补体C1。IgG是单体,因此必须至少两个IgG分子的聚合物才能有效结合C1q,启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
3.参与成分:C1~C9。
4.激活顺序:C1(q、r、s)、C4、C2、C3、C5~C9。
激活途径人为分成三组即
(1)识别阶段:抗体IgM和IgG1、2、3结合相应抗原后,通过抗体分子的变构,暴露出Fc段的补体结合位点(CH3或CH2区),补体C1q与之结合并发生变构,导致C1r被裂解。形成的C1r小分子片段具有蛋白酶活性,可裂解C1s。该过程称为补体激活的启动或识别。
(2)活化阶段:活化的C1s依次裂解C4和C2,形成具有酶活性的C3转化酶,后者进一步酶解C3并形成C5转化酶。此过程为经典途径的活化阶段。在活化阶段,补体C4、C2、C3和C5的级联酶解中,每一补体分子均裂解为a、b两个片段。a片段为小分子,游离于体液中,发挥趋化作用、过敏毒素和免疫黏附、调理作用等;b片段为大分子,结合在激活物颗粒(如细胞、细菌)表面,参与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形成。
(3)膜攻击阶段:C5转化酶形成后裂解C5为a、b两个片段。b片段可依次结合C6、C7,形成C5b67复合物并结合在靶细胞表面,依次再结合C8与C9,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造成靶细胞膜损伤、细胞内容物漏出,最终导致靶细胞溶解死亡。此过程称为膜攻击阶段。
(二)补体替代途径的激活
替代途径的激活,在机体受到感染的早期起者重要的抗感染作用。在尚未产生相应的抗体难以激活经典途径的情况下,替代途径的激活有利于及早消灭的病原菌。
1.激活物:细菌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G4和IgA等。
2.激活条件:C3有限裂解和C3bB形成。正常情况下,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可使C3有限微弱裂解,产生少量C3b,使机体总保持着“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警觉状态。处于液相的C3b极不稳定,易被体液中的I因子、H因子灭活。一旦有病原微生物入侵,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和肽聚糖等激活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全国质谱分析检测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doc
- 构建qcc管控模式走独具特色配餐之路(厦航).doc
- 花莲县明礼国小防灾教学教案 单元名称 地震知多少 教材来源 自编 .doc
- 河口区投资说明及农业招商项目推介 - 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doc
- 琼脂搅拌机jg-5821 - 天津精工.doc
- 武汉东湖是我国着名的风景旅游区,以浩渺的湖水,曲折的港湾,山水相依 .doc
- 武威第十四中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设计.doc
- 一、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 佛山市中医院.doc
- 正交设计法优选红曲中洛伐他汀的提取工艺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doc
- 内蒙古临河小麦批发市场 - 巴彦淖尔市机构编制网.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