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激光紫外可见光.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激光紫外可见光

德国Leica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SP5 II简介 基本参数 型号:德国Leica SP5 II 激光器:4个 发射波长400nm-800nm 物镜:10倍 20倍 63倍 通道:多通道 多色 系统:windows 7+LAS AF 活体细胞装置:配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特点 ?? 观察方式:以荧光为主 ?? 光源:激光(紫外、可见光) ?? 照明方式:点照明、逐点扫描 ?? 成像方式:共聚焦、逐点成像 ?? 输出:实时观测,数字化图像,可以进行 图像处理和定量分析 ?? 多重染色样品的观察 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 三维重构成像 基本功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双击电脑显示屏桌面上的“LAS AF”图标启动徕卡共聚焦软件。 通过显微镜前面板的按钮选择合适的荧光滤块,进行样品的荧光观察。 点击工具栏下方的“Configuration”,再点击“Laser”,用??打开所需激光。 选择的激光光源 (●开 ●关) 调节激光输出功率的滑块,选择所需激光及其功率(激光按抗体说明书选择,其功率一般20%-30%之间)。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选择扫描模式(Acquisition Mode)。xyz 扫描是最常用的扫描模式,可用于平面及三维扫描。xyzt用于时间序列扫描。 在“Acquire”菜单栏的“Acquisition”中设置扫描参数,包括分辨率(format)、扫描速度(speed)、针孔大小(pinhole size)及放大倍数(zoom)等。(一般“live” 时分辨率为512x512,扫描速度为400HZ; “start” 时分辨率为1024x1024,扫描速度为200HZ,针孔大小为1-3) 。 图像文件的保存(save all)及输出(export)。 1. 保存已采集的图像。 2. 关闭LAS AF 软件。 3. 将电脑桌右侧“Laser Power”按钮右侧的激光开关钥匙(Laser Emission)逆时针旋转90 度至“On-0”位置。 4. 关闭电脑后,关闭“PC Microscope”按钮,关闭“Scanner Power”按钮。 5. 风扇停止后(关闭激光开关钥匙约5 分钟后),关闭“Laser Power”按钮。记录关机时间、仪器状况等信息。 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应用 日常保养及注意事项 使用显微镜油镜后请用无水乙醇清洁镜头前部。 短时间的停顿工作时,无需关闭系统。 只是做一些分析图片等工作时,无需打开激光器控制钥匙,以减少激光器的损耗。 请避免使用外界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等),以免电脑受病毒感染。 请不要安装包含杀毒软件在内的任何未经软件生产商授权和经Leica工程师认可的软件。 样品要求 激光共聚焦适用的器皿及要求 Leica网上课程???????????? Leica Science Lab网址:??????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多荧光标记样品的高清晰度、高分辨率图像 采集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m 共焦显微镜分辨率:0.18μm ?? 定位、定量分析 ?? 无损伤、连续光学切片,显微“CT” ??三维重构成像 ??活体细胞荧光染色的动态观察及快速扫描成像 开机 依次打开电脑桌右侧“PC Microscope”、“Scanner Power”及“Laser Power”三个圆形按钮,然后将“Laser Power”按钮右侧的激光开关钥匙(Laser Emission)顺时针旋转90 度至“On-1”位置。 系统自检完毕后,显示LAS AF 基本界面。 选择合适的物镜,通过显微镜主机右侧的物镜转换按钮。 选择发射波长范围(按抗体说明书)。 激活所需PMT,调节PMT 的gain 或offset 等。 点击“Live”以设定的扫描参数预览图像,图像将显示在右侧的显示屏上。单击”Start”进行图像采集。 关机 (一)原位鉴定细胞或组织内生物大分子、观察细胞及亚细胞形态结构 1.细胞原位检测核酸 2.原位检测蛋白质、抗体及其他分子 3.检测细胞凋亡 4.细胞器观察及测定 5.观察细胞骨架 6.检测细胞融合 7.检测细胞内脂肪 (二)活体细胞或组织功能的实时动态监测 1.细胞内离子动态变化的测量 2.膜电位的测量 3.细胞内PH值的测定 4.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物种的产生 5.检测药物等跨膜进入组织或细胞过程及其定位 样品经荧光标记 组织切片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封片 固定的或活的贴壁培养细胞应培养在共聚焦专用 培养皿或盖玻片上 悬浮细胞,甩片或滴片后,用盖玻片封片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盖玻片应光 洁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