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安全教育
宣 讲 材 料
学生工作部(处)编
2017年7月目 录
安全篇
人身安全篇
大学抢劫案件的特征及预防措施………………………………1
大学性侵害案件的特征及预防措施……………………………2
财产安全篇
大学盗窃案件的特征及预防措施………………………………6
大学诈骗案件的特征及预防措施………………………………9
日常安全篇
大学生交通安全…………………………………………………12
大学生交往安全…………………………………………………13
大学生旅游安全…………………………………………………14
大学生体育运动安全……………………………………………15
大学生文娱活动安全……………………………………………15
大学生防滋扰安全………………………………………………16
灾害安全篇
校园火灾的预防与应对措施……………………………………19
地震灾害的特征与应对措施……………………………………24
卫生安全篇
防疫与食品安全…………………………………………………26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27
网络安全篇
有关计算机使用的法律、法规…………………………………29
有关计算机使用的保护措施……………………………………30
西北大学大学生文明上网倡议书………………………………32
心灵篇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33
交往篇
智者的四句箴言…………………………………………………35
怎样处理好同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36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37
特别关爱篇
新生解决心理矛盾,挑战大学生活………………………………39
女大学生心理探微……………………………………………… 40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对策…………………………… 41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 42
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 42
家庭条件优越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 43
案例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43
方法篇
安慰自己的六种情绪…………………………………………… 45
安全篇
高校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被人们赞美为“求知圣殿”。然而,同人类社会一样,学习和生活在“象牙之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会面对各种危险。本章将就高校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几种常见的安全现象作一简要介绍,目的在于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认识,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加强自我安全保护,积极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共同维护和营造学校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人身安全篇
一、大学抢劫案件的特征及预防措施
(一)大学抢劫、抢夺案件及其危害性
大学抢劫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大学生为侵害目标,使用暴力,胁迫或其它的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抢夺,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大学生财物的行为。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以及遇险被抢劫后大多数不敢反抗,都往往成为犯罪分子选择的对象。这两类案件在一定情况下往往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造成被害人精神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广大同学只有充分认识其危害性,不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才能在遇到危险时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
(二)大学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
1、时间上的规律性。高校抢劫案一般发生在行人稀少、夜深人静及学校开学特别是新生入学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为在行人稀少夜深人静时,同学们往往孤立无援,而犯罪分子却人多势众,易于得手;学校开学时,同学们一般带有一定数量的现金,特别新生入学时,有的新生及家长还带有较大数额的现金,为犯罪分子所垂涎。
2、地点上的隐蔽性。抢劫犯罪分子作案,一般选择校园内较为偏僻、或校园周边地形复杂、人少及夜间无路灯的地段。因为这些地方犯罪分子比较容易隐藏,不易被人发现,得手后也容易逃脱。
3、目标上的选择性。犯罪分子抢劫的主要目标是穿着时髦、携带贵重财物、单身行走及在无人地带谈恋爱的大学生情侣等。
4、人员上的团伙性。为了抢劫财物这一共同目的,一些犯罪分子往往臭味相投,三五成群,结成团伙,共同实施抢劫。有明确的分工,有的充当诱饵专门物色抢劫对象,有的专门充当打手,有的在抢劫前还进行了周密的预谋。
5、手段上的多样性。犯罪分子实施抢劫手段通常有:抓住部分同学胆小怕事的心理,对被侵害对象进行暴力威胁或言语恫吓,实施胁迫型抢劫;利用部分同学的单纯幼稚,设计诱骗大学生上当,实施诱骗型抢劫;犯罪分子采用殴打、捆绑等行为实施暴力型抢劫;利用大学生热情好客等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