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步设计与评价续
爬繩機構 指導老師:陳定宇 教授 組長張家銘 組員林耕民 柯柏宏 目錄 1.緣起 2.現況 3.功能需求分析 4.初步設計與評估 5.初步概念設計圖 6.進行方法與步驟 7.預期可能遭遇困難及解決方法 8.工作項目及工作分配 9.進度規劃 10.參考資料 緣起 研究動機 1.為什麼會選擇自由創作題目? 2.為什麼選擇爬繩機構? 產品功能需求分析 ?穩定爬升,並視情況看是否能載物 現況 目前雖然有許多的爬繩機構,但並未發現與我們結構雷同的機構。 初步設計與評估 1.圓盤型爬繩機構: 運動原理: 此一機構由兩個直流馬達(低轉速、高扭力的),接在傾斜的外殼上,馬達上則連接兩片厚圓板,厚圓板內側則鋪滿碟剎片。因為馬達的基準點是已傾斜的外殼內側,因此馬達上面接的兩片厚圓板(內部圓板)也會傾斜。透過設計,使兩片原板會有一端幾乎碰在一起。 初步設計與評估(續) 那邊即是此一夾具夾住繩子最緊的地方,然後往上往下漸漸放開繩子。兩片內部圓盤的外觀,其實就好像半張開的蚌殼一樣。 相關配件: 直流馬達*2 外殼*1 導向套管*2 內部圓盤*2 、 碟剎片*數個(佈滿內部圓盤的內側) 初步設計與評估(續) 2.毛毛蟲爬繩機構: 運動原理: 以兩個夾具交替做夾緊與放鬆的動作,若一開始為上端夾具先夾緊,下端夾具呈放鬆狀態,再利用馬達帶動齒輪組,將整個個體往上拉升,並使這五支桿件做諧調運動,讓下端夾具能保持與繩子垂直,此時兩個夾具並攏並短暫的同時夾住繩子, 初步設計與評估(續) 整個為靜止狀態。再將上端夾具放開,下端夾具是夾緊繩子的狀態,將整體往上撐,並使這五支桿件再做諧調運動,讓上端夾具能保持與繩子垂直,此時兩個夾具分開並短暫同時夾住繩子,整個為靜止狀態。這樣為一個循環動作,如此反覆做這樣的運動,就能使機構整體沿繩子往上攀爬運動 相關配件:直流馬達*3 齒輪*20 外殼桿件*5 夾具*2 初步設計與評估(續) 3.放射狀爬繩機構: 運動原理:藉由低轉速高扭力直流馬達上連接外圈齒輪,透過與外殼內齒的接觸,使外殼與馬達同向,進行順時針的轉動。而固定在外殼上的那個內圈齒輪則是會和外殼一起運動(也是順時針)。 相關配件:直流馬達*1 外殼*1 外圈齒輪*1 內圈齒輪*2 夾具*8組、繩子*1 雙向螺絲*8 變向導輪*8 小齒輪*16 選擇放射狀爬繩機構的原因? 進行方法與步驟 1.學習cad 2.收集資料 3.研究馬達之型號 4.設計齒輪、夾具和外殼 5.畫出其CAD圖 6.實作與測試 可能遭遇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1.夾具問題: 必須確定所設計之夾具能夾住繩子而不掉落,所以我們想出了3種夾具 2.配重問題: 必須儘量減輕整體機構的重量,故採用塑膠齒輪。 工作項目及工作分配 收集資料:全組組員一起收集,由組長整合資料 研究馬達:柯柏宏負責找出馬達之轉速、扭力等相關資料 設計齒輪:張家銘負責設計,並做電腦繪圖 工作項目及工作分配(續) 設計夾具:林耕民負責設計,並做電腦繪圖 設計外殼、剩餘元件:柯柏宏負責設計,並做電腦繪圖 最後修改:全組組員共同討論修改各部位之元件 期末報告:全組共同籌備 進度規劃 參考資料 1. Ansel C.UGURAL, Mechanical Design, McGRAW.HILL, 2004 2. J.L.Meriam L.G. KraigeEngineering Mechanics Volume Two Fouth Edition, 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9 3. Gordon R. Pennock,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Third Edition, OXFORD, 2003 * * ● ● 準備期末報告 ● ● ● 最後修改 ● ● ● ● ● 畫圖 ● ● ● ● 設計外殼及軸心 ● ● ● ● ● ● 設計夾具之機構 ● ● ● ● ● ● ● 設計各部位齒輪 ● ● ● 準備期中報告 ● ● ● 研究馬達之型號 ● ● ● 收集資料 ● ● ● ● ● ● ● 學習cad 6/15 6/08 6/01 5/25 518 5/11 5/04 4/27 4/20 4/13 4/06 3/30 3/23 3/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doc VIP
- 西威变频器快速调试手册(电梯维修资料).pdf VIP
-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汉办真题20170423 .pdf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统编版)专题10《谏逐客书》(原卷版).docx VIP
- 07J905-1 防火建筑构造(一).pdf
- 2025年衢州常山县统计局公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红磷阻燃剂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gc65-全球小四频封装gsm gprs模块尺寸仅为opencpu规格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中国车辆照明及电气信号设备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