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74 · 2008年 12月第2卷第 23期 ChinJModDruzApo1Dee2008.V01.2.No.23
.
为地”。故其以降为主。肺的功能有 :①制约肝气之升 ,防止 3.2 畅利枢纽 中风病各阶段,多伴有腑证 ,只要有腑证,
肝气升发太过而肝风内动 ;②将脾所转输的水液及全身代谢 而畅利枢纽就可应用通腑法,甚至未见腑证或腑证不明显亦
后的水液向下输送于肾,由肾蒸腾气化;③肺与大肠相表里, 可加用通腑药,通腑之 目的在于调达气机,使邪有出路 ,中焦
促进大肠的通降传导,排出糟粕。肺之肃降功能正常则肝生 通畅,气血津液趋于平和,经脉渐通,预防中风变证。如中
发有度不致过亢,津液输布正常,腑气通畅。若肺宣肃功能 络、中经时在辨证方药中加用通腑药,以防病势向中腑发展,
失常无以制肝,则肝阳易亢,肝风易动;津液不行停而为痰 ; 在中脏时应用通腑药大黄、厚朴、枳壳等,可减轻或防止中风
阻滞经络,血行不畅滞而为瘀;腑气不通,燥屎内结;风、痰、 之变证如厥脱、吐血、便血、呃逆等。
瘀 、燥屎等遇诱因相互搏结发为中风。中风后卧床患者气虚 3.3 宣降肺气 中风急性期多有肺气郁闭,而见气急、喘
无力宣降,或肺气郁闭则可加快风、痰、瘀 、燥屎等病理产物 促、痰涎壅盛的等症。降肺气可制约肝气升发太过;调节津
形成而加重病情。 液输布排泄;促进大肠的通降传导,排出糟粕。故常选用桔
3 调气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梗、紫菀、荆芥等。
中风后气机能否迅速复常则是决定病情转归的关键。 4 体会
因此治疗中风当以调气为主,调气之法应重平肝、通腑、宣 综上所述,中风病的病 因为脏腑失调、气血失和,形成
肺。平肝则使升发太过之肝气得降,肝郁得舒 ,气血运行复 痰、瘀、风、火等病理产物。多因卒然情志相激或烦劳所伤,
常;通腑能使腑气通畅,清气得升,浊气下行,恢复脾胃升降 以致气机逆乱,升降失司,引触 内伏之痰、瘀 、火、滞,壅塞清
之职;宣肺则能使肺吐故纳新 ,通调水道 ,调节一身气机。气 窍,闭阻经脉。病机为气机逆乱上犯于脑,调理逆乱之气机
机升降运行恢复,病情向愈。 为治疗中风病的根本大法之一,而调气之法重在调理脾胃升
3.1 平肝下气 中风急性期病机为气机逆乱上犯于脑。多 降、条达肝气、宣发肺气。因急性期患者伴腑实证、闭证,故
为肝风夹痰瘀上阻闭脉络,脑髓神机失用。应镇肝木之逆, 可灵活应用平肝潜阳、通腑泻浊、宣发肺气等法。在治疗中
调畅气机。治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 中天麻、钩藤、石决明 风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引起气机逆乱的常见诱 因,如情绪激
镇肝潜阳,山栀、夏枯草清肝泻火,川牛膝引血下行,夜交藤、 动、饮食失节、大便秘结等,预防中风病的再次发病。
茯神安神定志,使肝阳得潜,风火得熄。
浅谈临床抗菌素的合理应用
孟祥毅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抗菌素的合理应用,避免盲 目应用抗菌素而造成不良后果。方法 对症
下药,根据每种抗菌素药物的不同特点,因人而易,按药动学、药效学特点给药。结果 正确合理选用抗
菌素及其用法、用量 ,能使患者早 日康复,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各种损害。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素。
【关键词】 抗菌素;合理应用
药物都具两重性,应用不当就难 以发挥应有的效果,甚 复、滥用抗菌素,甚至超剂量应用,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 良后
至产生相反的作用。自从上个世纪抗菌素问世以来,抗菌素 果。同时对于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以及发烧
就成了人类的救星。挽救了大批感染患者的生命。然而随 原因不明者,有过敏史者,不宜常规应用抗菌素,要严格掌握
着抗菌素的大量应用,也出现了严重 的滥用现象,滥用抗菌 适应症,因此,临床上不仅要在清楚药品成分的前提下,掌握
素会引起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