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提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能力政策建议
中国提升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能力政策建议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日益加快,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发展尤为迅速。其中以IT为核心的国际软件外包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成为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中的主体。我国已经把软件产业定义为信息产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制定相应鼓励政策支持其发展。在此背景下,积极发展软件外包有利于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发展质量。
一、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和市场格局
1、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
1981年IBM将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委托给微软开发,并允许微软将其脱离计算机单独销售,但当时微软并没有开发这一产品,而是与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司签订合同花了5万美元买来,这一交易后来被人们称为“世纪交易”,也可以视为真正的软件外包发展的开端。软件外包起源于在岸外包,之后由于成本等因素发展到离岸外包。“千年虫”(Y2K)问题的解决与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出现大量技术人员短缺,印度抓住这一商机并培训了大量技术人员。之后网络经济的破灭使得幸存下来的美国公司IT预算大大减少,不得不到国外寻求低成本、高素质的软件人才。而经历过“千年虫”问题的历练,印度在软件项目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有了一定经验,加上网络泡沫破灭时,在美国持短期工作签证的印度工程师都失去了工作回到印度,使得印度与美国在此后的国际软件外包上获得了相互合作的机会。
中国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软件的概念鲜为人知,软件产业也几乎不存在,更谈不上国际软件外包了。改革开放后,国外对中国的了解逐渐深入,微软、IBM、Oracle等跨国软件企业纷纷看好中国的软件市场进入中国,开展销售、研发和技术支持,国内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软件技术人才看到商机,在90年代中期左右开始设立公司承接这些国际软件企业的产品本地化和测试工作,自此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开始初现雏形。21世纪初,中国政府看到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抓住千年虫等问题承接以软件外包为主的国际服务外包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后,也开始重视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政策措施。北京、上海、广东、大连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海外市场推介、报关免费待遇、软件进出口权和贷款绿色通道等更为丰富的具体措施推动本地企业承接国际软件外包业务。跨国公司也十分看好国内优秀的软件开发人才,纷纷到国内设立软件研发中心,逐渐将高水平的软件研发项目转移到中国。一些国际软件企业希望开拓中国软件市场,也纷纷进入中国设立公司,承接中国企业外包的软件业务。至此,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2、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趋势
国际软件外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以后获得较快发展,进入新世纪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但是没有人知道国际软件外包到底会发展到多大规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目前国际上对软件外包还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因此对其发展趋势有着不同的预测。UNCTAD(2004)认为,软件外包业务预计从2002年的1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240亿美元,占全球外包市场份额从l%发展到14%。OECD(2005)认为,全球IT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的市场规模2001年达到2600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达到320亿美元,占全球IT市场的12.3%,离岸外包业务中2/3是通过企业内贸易实现的附属离岸外包。Gartner的研究认为,到2009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75%。NASSCOM(2006)的报告认为,全球Ⅱ离岸外包在2010年将达到1100~1200亿美元。尽管预测结果各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差巨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各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对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趋势都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3、国际软件外包的市场格局
(1)发包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发达国家。从全球范围看,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软件产业的主导地位,软件业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一般认为,美国的软件发包规模占全球市场的65%左右,欧洲占15%左右,日本占10%左右。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软件消费国,消费主要来源于外包,其主要接包国家是印度、菲律宾和爱尔兰。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美国软件产值中约1/3是通过外包实现。2003年美国软件与IT外包产业的市场规模为2000亿美元,其中离岸部分为总量的10%,达到200亿美元,预测2007年美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其中离岸份额将升至24%,接近700亿美元。日本是全球第二大软件产业与服务需求国,离岸软件外包兴起的时间比美国晚,仍停留在软件详细设计与代码转换阶段。这与日本企业间特有的金字塔结构有很大关系,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处于支配地位,与它形成直接供给关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RTK流动站单杆倾斜随机误差解决途径探究.doc
- RTG油改电技术实施及实效分析.doc
- RFID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应用探究.doc
- SCP框架下中国大卖场产业分析及市场探析.doc
- RTK 技术在县级土地整理工程测量中应用.doc
- SMA改性沥青砼路面压实控制浅析.doc
- SK公司目标定位调整探析.doc
- SNS主动防护网在崩塌地质灾害治理中应用.doc
- SEPCOS保护在广州地铁四号线应用.doc
-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探究.doc
- 航空出行智能化服务2025年航空业智能化服务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行政法学重要知识点试题及答案.docx
- 航空出行智能化服务2025年航空业智能化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报告.docx
- 航空出行智能化服务2025年航空物流智能化升级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环保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在固废处理行业的应用实践分析.docx
- 深度挖掘2025年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流程中的靶点验证案例.docx
- 航空出行智能化服务2025年航空业智能化服务行业风险与挑战报告.docx
-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历史考前预测冲刺试题--走向整体的世界(含解析).docx
- 影视市场2025票房预测: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公路客运行业2025年转型升级中的智慧交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