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企业如何保护自己商业秘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如何保护自己商业秘密

企业如何保护自己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除了资本、技术和人才以外,商业秘密也成为许多企业搏击商海的制胜法宝。在大型企业,商业秘密是基业长青的王牌;在中小企业,商业秘密则是以小搏大的利器。 企业要保守商业秘密并非一件易事,商业秘密往往在管理疏忽中有意或无意泄漏。调查显示,名列《财富》杂志前1000名的公司,每年因商业秘密泄露的损失高达450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每年发生2.45次损失超过50万美元的商业间谍案。如何做好商业秘密的管理工作,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比起成本高、举证困难、胜诉率低的事后诉讼,若能提早制订商业秘密保护计划并有效执行,企业的商业秘密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商业秘密不容有失 2006年6月,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生产商富士康公司一纸诉状,将比亚迪公司告上法庭。原告称,原富士康手机外观设计高级员工柳相军、司少青等人,被比亚迪挖走并担任手机设计部门负责人后,窃取原公司文件,侵犯富士康商业秘密。相对于富士康年收入上百亿美元的庞大规模,年收入不过129亿人民币的比亚迪似乎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为何富士康要对比亚迪大动干戈呢? 2006年才开始手机代工业务的比亚迪,发展之快令人吃惊。数据显示,比亚迪2006年手机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达到51.34亿港元,超过其传统业务二次充电电池收入。而令富士康难以忍受是,比亚迪已经开始向诺基亚等手机巨头发起订单攻势。显然,比亚迪的高速崛起让富士康感到威胁。而最终导致两家公司对簿公堂的则是富士康发现比亚迪窃取了原属于自己的商业秘密。 为保证产品质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格外看重代工公司是否拥有完善的管理认证系统。而这套复杂的管理系统,体现在文字上就是相应的系统文件。系统文件由流程、表单构成,流程是生产管理步骤的书面描述,而表单是根据流程制订出的表格。在代工工厂,工人只需根据表单逐项填写其完成的工作,就可有效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因此,完整而严密的系统文件成为争取跨国公司代工订单的重要条件。而富士康公司编写的系统文件,更是提炼了二十余年代工生产的精华,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完成的。 在这场商业秘密纠纷中,富士康指责比亚迪利诱其员工跳槽,并承诺跳槽者均可获得优厚待遇;为了更快启动手机制造项目,比亚迪指使一些跳槽员工利用曾在富士康任职的便利违规带走系统文件,或与富士康人员里应外合窃取商业秘密,然后再将系统文件提供给比亚迪。2008年4月,富士康披露其诉比亚迪窃取商业秘密案的进展:比亚迪一位创始人被拘捕,两位涉嫌泄漏商业秘密的员工分别获刑。 虽然富士康与比亚迪之间的纠纷尚未落幕,但该事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商业秘密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商战中,占得先机才是王道。无庸置疑,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商业秘密,蕴藏着企业占得先机的众多“锦囊妙计”。然而,对于与商业秘密有关的产品设计图纸、财会报表、销售报表、流程、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资料、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中国的大多数企业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企业商业秘密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泄密、流失现象司空见惯。 进入新世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高新技术的竞争、知识财产的竞争和信息的竞争。商业秘密作为无形资产,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企业获利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国内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手段,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设立专门机构 在发达国家的许多公司里,一般都设有一个保护商业秘密的机构。例如,IBM成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IPL,其职责范围是处理一切有关IBM业务的知识产权事物,如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等。而一些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则雇佣专业安全顾问公司来提供商业秘密的保护服务,通过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的约束激励机制,达到商业秘密为我所有、为我专用、为我获利。 华为公司有一个近200人的信息安全部,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商业秘密的保护。华为公司所执行的商业秘密保护甚至比许多跨国公司要严格很多。事实上,除了信息安全部工作人员,华为还拥有令国内其他企业颇为羡慕的强大知识产权部门,该部门不但囊括了国内知识产权界的精英,而且其从业人数的比例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企业对法务人员要求的员工比例,足见华为对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因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内容的“商业秘密”在华为也就得到了双层甚至多层架构上的保护。 目前,对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而言,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的专门机构还是新鲜事物。然而,不少专家认为,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非常必要。这个机构需要一名企业主要管理者负责商业秘密保护的全面工作,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法律、通业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