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季节地栽香菇技术要点反季节地栽香菇,菌棒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不易感染杂菌,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减少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解决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 栽培区域与搭建菇棚
1.1栽培区域
为保证在夏季高温季节里长好香菇,栽培区最好选择在海拔600m以上,场地向阳、清洁、近水源(水质要纯净)、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的田块。
1.2搭建发菌棚
通常每1万个菌棒,占地约150m2。发菌棚内要求通风良好,光线不能过强,要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发菌期间菌丝正常生长。
1.3搭建出菇棚
反季节地栽香菇,出菇季节从5月初开始至11月结束,期间要经过炎热的夏季,要降低温度并保证遮阴。经过生产实践证实,外层高架遮阳网的双层出菇棚能达到这种效果,遮阴度要八阴二阳。具体方法是:外层棚高3m为遮阴棚,内层棚高2m、长50m、宽6m,棚外要开排水沟。
2 选择菌种和接种时间
反季节地栽香菇,出菇阶段要经过高温炎热的夏季,所以应选择优质、高产的耐高温型品种,如武香1号、931等。生产中通常在头年12月至次年2月制作菌筒(一般在春节前结束),3―4月进行覆土转色,5―12月出菇。冬季制棒气温低、气候干燥,不易染杂菌,而且首批菇赶上香菇上市的空当,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配料、装袋、灭菌及接种
3.1配料
栽培香菇要选营养丰富的硬杂木屑,可粉碎成黄豆粒大小,最好粗细搭配并新鲜、无霉变,麸皮也要求新鲜无霉变。栽培袋的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配料时先将木屑、麦麸充分混合在一起,再把糖和石膏溶于水中,然后洒在混合料上搅拌均匀,加水量要根据木屑的干湿情况决定,搅拌好的配料含水量在55%~60%。
3.2装袋
菌袋选用长55cm、宽15cm、厚4丝(1丝=0.01m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菌袋,每个料袋干质量约1kg。装料要紧实不松散,在3~4h内完成,过长易酸败变质。在离封口2cm处回折扎紧菌袋(先直扎,再折转扎紧),这样可防止水蒸汽进入料袋,避免杂菌污染。装好后的料袋要无破损和刺孔,用手抓有木棒状感。若用装袋机,可6人1组,1人往里加料,1人装袋,1人递袋,另外3人整理料袋扎口。
3.3灭菌
培养料装好袋后,立即进行灭菌。因为是湿热灭菌,靠水分子传导热进行杀菌,因此及时排尽冷气是关键。如常压蒸气灭菌,最好在3~4h内使蒸锅内温度快速升至100℃,稳火保持15h,当锅内温度降至70℃时要趁热出锅,在经过消毒的室内冷却。
3.4接种
灭菌结束后,冷却至25℃时接种。首先挑选菌丝健壮、无污染的菌种,并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min。一般4人1组,1人负责打开外袋和最后扎好袋,1人负责擦袋消毒,1人负责打穴,1人负责接种、套袋。每棒一侧等距离打3个孔,孔的直径为1.5cm,深2cm,再翻过另一面,错开对面孔位置再打2个孔,并填满菌种,用外套套袋。当打孔棒抽出时,用手按住接种孔袋壁,以防筒袋与培养料脱离而透入空气,造成杂菌污染。打一孔,接一块菌种,种块必须压实,让菌种微微凸起料面1~2mrn,以加速菌丝封口,避免杂菌污染。若套袋发菌,可不必封孔。接种期间,每隔30min,用小喷雾器喷洒1次消毒。一般情况,1袋菌种可接种20棒以上。
4 发菌
接种后的菌棒移至发菌棚,呈“井”字形排列。发菌棚要保持干燥、清洁、暗光,并定时通风,温度18~25℃,空气相对湿度60%~70%。一般情况下每隔7~10d翻1次堆,如发现杂菌,用300倍液的克霉灵局部注射。发菌期间根据菌丝生长状况,及时刺孔增氧。刺孔一般分3个阶段进行:第1次刺孔,当菌丝生长直径达到6-8cm时,在接种孔向外2cm处刺3~4个1cm深的孔;第2次刺孔,要待接种孔周围菌丝生长至完全相连后,在菌丝外边缘向内2cm处刺8-10个孔;第3次要待菌丝完全长满菌袋后,在菌袋上均匀刺20~30个深1.5-2cm的孔。刺孔后因菌丝生长加速,呼吸作用增强,自身散热量大,菌袋温度会高于室温2-3℃,这期间要注意通风降温,适当减少堆叠层数,控制室温在28℃以下,防止高温烧菌。
5 覆土转色
菇床按南北走向整畦,畦宽100cm,沟宽50cm,长不限,可在通道上安装微型喷淋设施,以利保湿降温。畦整平后,先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并撒石灰粉预防地下虫害和消毒杀菌。选用保湿性能好、不易板结、无污染的土,过筛去掉碎石杂物,在烈日下暴晒2d,再消毒后待用。
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一般需要5℃以上有效积温60-90d,反季节栽培一般选用早熟香菇,早熟品种需要60~70d。当手握菌袋瘤状物有弹性,接种孔部分呈棕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