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探究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探究文献综述[摘 要)在公司财务政策中,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且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为此,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及动因的综述入手,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及股利公告的市场反应两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总结与评述。
[关键词]股利政策;文献综述;影响因素;市场反应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6)03―0016―04
在公司财务政策中,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益关系的焦点,且直接影响到公司股东的切身利益。定期进行的股利分配还是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调整的重要手段,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事件之一。同时,股利分配作为企业回报投资者的一种重要方式,也直接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从这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出发,形成了股利政策研究的三个视角:一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其股利政策的现状及其背后的经济动机,二是同样从上司公司的角度,分析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三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分析市场对于股利公告的反应。本文将按照这一思路对我国近年来的股利政策实证文献进行归纳和评价。
一、股利政策现状及动因的相关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处于转轨时期,优胜劣汰的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健全,且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转制而成,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李长青(1999)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现状归纳了四个方面:1.股利支付率不高,不分配的公司逐年增多;2.股利形式不断推陈出新;3.股利政策波动多变,缺乏连续性;4.股利分配行为极不规范。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魏刚(2000)从代理理论的角度指出,股利支付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减少代理成本的一种途径。王信(2002)通过比较A股与H股上市公司在派现比例上的差异,认为我国A股上市公司低派现,是由于上市公司内部的“一股独大”。吕长江和王克敏(2002)以1997~1999年间231家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发现管理层股权比例越低、盈利能力越强、公司股本规模越大,则公司股利水平越高。对此,他们同样从代理理论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即认为管理层股权比例与股利水平可相互替代地用于降低代理成本。应展宇(2004)以1992―200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分裂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问题,认为由于股权分裂的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意愿整体偏低,且有诸多盈利的公司即便成长前景很低也不愿意派发股利;许多公司宁可使业绩下降,也不愿意选择以送股方式派发股利;即使派发股利,股利支付水平也极低。
二、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
1.盈利能力
刘星、李豫湘、杨秀苔(1997)最先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分别以1992、1993年的3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股票市盈率对公司的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都有显著影响。杨淑娥、王勇、白革萍(2000)采用逐步筛选法对1997年A股上市公司纯派现、纯送股和纯转增三种股利分配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金股利主要受货币资金余额和可供分配的利润两方面因素影响,并为正相关关系;股票股利受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影响,且成正相关关系;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主要与资本公积金存量和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有关,其中与前者成正相关关系,与后者成负相关关系。赵春光、张雪丽、叶龙(2001)通过对1999年底之前上市的210家A股公司1999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每股股票股利与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分配现金股利、每股净资产有关;上市公司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与是否分配股票股利、上年度是否分配现金股利有关;每股现金股利与股票价格、市盈率、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以及是否分配股票股利有关。胡庆平(2002)对1997-2000年间的沪市上市公司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有较好的分配方案,可能发放现金股利,净利润增长率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发放高股利。刘淑莲和胡燕鸿(2003)采用多元回归对2002年的299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有关企业特征与每股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发现每股现金股利与每股收益正相关。
2.股权结构
学者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吕长江和王克敏(1999)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深沪两市1996-1998年度支付现金股利的全部372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股东权益比例与股利支付水平成正比;国有股与法人股的控股比例与股票股利的支付额、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成反比;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长期负债的方式支付股票股利以满足股东的要求。魏刚(2000)以389家公司的1167个样本为观察值,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