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研究设计 - Sites@Duke.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设计 - Sites@Duk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序测量层级 依照特质的多寡强弱将资料按次序排列(rank) 如教育水平 ,经济水平 ,民意调查中常用的“同意度”(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 定距测量层级 类别间具有固定的距离(fixed interval) 类别间的距离具有意义 以统计数字来表示 如温度计上的刻度 * 定比测量层级 自然发生的零点(natural zero point) 可以计算比率 如重量,长度,距离,财富 * 测量层级的主要特质 区分 排列 固定距离 自然零点 定类层级 √ 定序层级 √ √ 定距层级 √ √ √ 定比层级 √ √ √ √ * 定距层级的测量与定比层级的测量在性质上非常相近 ,学界将两者合并,称之为定距层级的测量 测量层级愈高的变量,所包含的资讯就愈多,测量也就愈精确。 * 高测量层级变量转化为 低测量层级变量 受访人的编号 工资 (定距层级) 工资水平 (定序层级) 001 2035 2 002 907 1 003 501 1 004 5109 3 005 3508 2 006 4712 2 007 1125 2 008 6798 3 009 2754 2 010 9002 3 * 为什么要讨论测量层级 ? 变量中所含资讯的多寡会影响资料的分析方法 * 测量层级与数学的运算特性 定类层级 √ 定序层级 √ √ 定距层级 √ √ √ 定比层级 √ √ √ √ * 五、科学研究的步骤 : 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与结论 资料的种类: 定性与定量的资料 横向资料(cross-sectional data)与纵向资料(longitudinal data) * 离散型资料(discrete data)与连续型资料(continuous data) 以统计方法分析量化资料 作出结论 * 定性与定量分析究竞孰优孰劣 ?各有优缺点 定性分析: 深入的探讨 “极少案例”的难题:造成通则性低的问题 “控制其他变量”的难题 * 『极似体系』的研究设计(most similar system design) 定量分析: 精确度高 使用大量资料,通则性高 无法作深入的探讨 * 六、文献检阅 为何要作文献检阅? 如何作文献检阅? * 参考: 王德育。 《政治学定量分析入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第一章 王德育。 「美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范畴」。收录於王勋、刘国力主编《社会与行为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0 * 牛铭实。「经济因素对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影响」。 王德育。「国际武器转移与军事政变」。 * Gronke, Paul and Brian Newman. 2003. “FDR to Clinton, Mueller to ?: A Field Essay on Presidential Approval.” Fox, Gerald. 2009. “Partisan Divide on War and the Economy: Presidential Approval of G. W. Bush.” * 阅读牛老师「经济因素对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影响」 文章的逻辑结构为何? 研究问题/假设为何? 如何说明研究问题/假设? 主要变量为何?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总论 王德育 (T.Y. Wang)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tywang@ilstu.edu * 什么是科学 ? 科学是以有系统的方法来搜集与分析经验资料,获得通则后,所建立起有组织的知识 * 科学知识的特质: 经验性 客观性 通则性 以描述、解释、与预测各种现象为目标 * 科学的研究过程 研究问题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测量变数 搜集资料 分析资料 作出 结论 * 课程目标: 本课的宗旨是在对 建立社会科学知识的程序与方法,作一提纲挈领的总论。 授课大纲: * 一、科学研究的步骤 : 研究问题 什么是研究问题? “教育水平是不是会影响个人的工资?” 中国农民为什么会积极参与村委会的选举 ? * 研究问题的种类 规范性:凡是隐含“好、坏”, “对、错”,“ 应该、不应该”等价值判断的陈述或是问题 经验性: 可以接受感官资料的检验,以验证其真假 * “教育水平是不是会影响个人的工资?” “一个民主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吗?” * “经济愈发达的国家,环境污染就会愈严重吗?” “喝酒是不是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