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微细浸染金矿床地质特征
论我国微细浸染金矿床地质特征一、引 言
自60年代初美国发现卡林金矿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的找矿势头及其不断新增储量,使美国地质学家及矿产公司对卡琳金矿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显著效益。其它地区如苏联、澳大利亚、多半尔加、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我国等地都相继发现了卡琳型金矿床。卡琳型金矿的找矿工作及研究已由美国内华达州扩大到整个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我国60年代在评价汞砷矿床时也发现了金(湖南石峡),70年代初,中期找矿工作及研究几乎没有发展。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相继找到了贵州的板其、丫他、戈塘、册阳苗隆、丹寨;四川的东北寨、陕西的李家沟、二台子、河南的蚕头山;湖北的牛山、花梅垴、鸡冠嘴、鸡笼山;江西阳鸡山;安徽的马山、新桥、江苏的溧水;湖南的康家湾、高家坳;广西的金牙、龙域、高龙、民安、靖西;云南的者桑、洞波、新华、八毛、板仑、塘上等几十个矿床(点)。并积累了一定的地质资料、找矿经验和研究结果。已有条件对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作出论述。
二、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区划
据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点)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大地构造单元关系,可区划分个成矿带。现仅阐述两个成矿带(右江流域成矿带及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成矿带)。
(一)、右江流域成矿带位于黔、桂、滇三省地区。呈“人”字状展布。长分别为360km,宽均为100km,总面积60000km2已发现矿床(点)30多处(板其、丫他、戈塘、册阳、金牙、叶曼、高龙、八毛、者桑、新华、塘上、魁圩#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已求得地质储量130吨,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分布区。龙其富集的地点是广西的魁圩、高龙和云南的新华、洞波、者桑、八毛、塘上、越南高华地区某村落的接址地带所谓“金三角”段。
(二)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成矿带位于湖南的北西南,湖南西北,四川东南,进入贵州省东北部松桃、铜仁、万山、玉屏、镇远、凯里、丹寨、三都一带,向东越过洞庭湖,可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相连。金长660km,宽约120km,总面积79200km2。已发现26个金矿(点)(苗龙、丹寨、鹤峰#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仅次于右江流域成矿带。
除上述地区外,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西、闽西。粤西北等地区,古生代地层发育,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系内”。具备有微细浸染型金矿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新疆恰乌县五瓦于志苗记结晶灰岩破碎带内发现含金1.52250.76g/吨,这些矿化信息都说明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点多面广,有找矿前景。
三、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地质特征
(一)金矿带往往分布在多个I级或II级大地构造单元之结合部位或过渡区,且总是赋存在杨子准地台的西南缘与华南加里地槽褶皱系西缘的接合部位,印支冒地槽褶皱系中新华镇与魁圩接址地段之中;四川松潘-----康定------木里成矿带,赋存在杨子准地台西部边缘与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褶皱系接合部位过渡带上。
(二)金成矿带往往与锑、汞、砷或多金属成矿带同处于一个大地构造单元内。并一同赋存在右江印支冒地槽中;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成矿带、与湘的汞、锑矿带、黔东的铜仁------万山----丹寨------三都汞、锑矿带共生,并一同赋存在杨子准地台褶皱的两段;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与长江中、下游Fe、Cu多金属成矿带共生、并一同赋存在杨子准地台褶皱带的东段。
(三)金矿床成矿共生系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不仅与锑、汞、砷、铜、铅、锌等金属成矿极为相似,而且与自身不同类型金矿亦有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故共生或伴生在同一大地构造单元内,受同一个或几个控床因素控制,其成矿共生系列有金(板其、戈塘、叶曼、者桑、新华)、金锑(马雄、坡岩、高龙、金牙、牛山、苗龙)、金-----汞(丹寨、册阳、洗马塘)、金---砷(东北寨、丫他)、金----砷-----汞(石峡)、金----铜、铅、锌(鸡冠嘴、鸡笼山、马山、洋鸡山)。
(四)金矿带中之矿田、矿床、矿体往往受褶皱构造控制,据48个矿床(点)统计:产在背斜部占9.5%;产在背(向)斜翼部占61.9%;产在穹窿构造占4.8%;近背(向)斜翼不外侧占11.9%;产在单斜构造占11.9%,前三者(背斜核部、背斜翼部、穹窿构造)共占76.2%.原因是背斜及穹窿构造在形成过程中,在区域应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下,地应力触不断积累加强,一旦地应力超过岩石戴何极限时,岩石就产生断裂并释放大量能量,使裂隙带附近的温度急刷升高,不仅活化了岩石中孔隙水及沿断裂下渗的古地表面。而且使深部的热液水(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混合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