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3卷 第2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3 No2
2016年4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April 2016
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
———以法国 《电影手册》 杂志为中心
谭笑晗
摘 要: 侯孝贤电影的欧洲传播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研究中的重要个案。 在梳理侯孝贤电影海外传播
过程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法国电影期刊 《电影手册》 对侯孝贤电影的评论, 回答侯孝贤为何备受 《电影
手册》 关注, 了解法国影评人是如何理解与阐释侯孝贤的镜头语言、 诗学风格和电影美学等问题, 并透过
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思考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可能性。
关键词: 侯孝贤; 法国 《电影手册》; 海外传播
作者简介: 谭笑晗, 女, 讲师, 文学博士。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 - -
中图分类号: J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52 (2016) 02 0086 06
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进程是华语电影史发展的一种象征。 海外传播过程中, 电影已经成为了
载体或媒介, 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任, 传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自诞生之日起, 华语电影在西
方媒体并非一片空白, 及至 1980 年代中后期, 欧洲纸媒所见的华语电影介绍和评述已经蔚为大观,
《电影手册》 (Cahiers du Cinéma) 对侯孝贤的引介就是最重要的例证。 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理论
刊物之一, 《电影手册》 关注侯孝贤这个事实既是对华语电影导演的确认, 又是对电影史的补充, 其背
后潜藏的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隐秘逻辑。 可以说, 通过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情况, 所见的
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与融合的清晰理路。
海外关于侯孝贤电影的研究, 大致有三个角度, 一是强调侯孝贤在 “东西二元” 范畴中亚洲导演
的身份, 常与小津安二郎、 阿巴斯、 雷伊等导演一起作为东方电影共同性研究的注脚; 二是从文化批
评领域放大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政治和历史; 三是对侯孝贤电影美学风格的探讨, 多从电影镜头、 场
面调度、 影像主题等方面展开, 也是晚近以来较为流行的角度。 法国 《电影手册》 的评论基本涵盖了
以上三个视角。 作为法国电影 “新浪潮” 和 “作者论” 的阵地, 《电影手册》 曾用电影批评叩响了电
影风格与理论的革新之门, 作为刊行至今的权威电影杂志, 其评论影响着世界电影的发展方向和理论
进程。 自1970年代 《电影手册》 开始关注华语电影至今, 二者之间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 《电影手册》、 阿萨亚斯与侯孝贤: 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可能性
1984年, 是侯孝贤电影海外传播最为重要的一年。 是年春, 法国艺术中心和 《电影双周刊》 (Film
-
bi weekly) 杂志筹办了台湾新电影的介绍活动, 并撰文声称 “一个小型事件正在撼动东南亚电影
[1]
圈” 。 活动结束几周后, “新浪潮” 久负盛名的 《电影手册》 杂志的编辑团队抵达香港参加电影节。
期间, 应台湾电影人陈国富盛邀请, 时任杂志影评人的奥利维耶 ·阿萨亚斯 (Olivier Assayas) 去往台
湾, 开启了愉快而周密的台湾之旅, 一方面见识了台湾风物, 更重要的是了解台湾电影几十年的发展
历程。 对于阿萨亚斯而言, 台湾之行最重要的收获是在一次晚宴上结识侯孝贤、 杨德昌等青年导演,
并相谈甚欢。 回到法国, 阿萨亚斯将自己关于台湾电影的见闻介绍给杂志同仁, 直接促成了1984 年底
“聚焦台湾” 专栏的出现。 为了纪念这次台湾之旅, 阿萨亚斯在专栏中系统地呈现了当时台湾电影这一
第2期 谭笑晗: 侯孝贤电影的海外传播与受容 87
“在世界之外的产业” 的生产状况和发展态势并对侯孝贤进行了单独介绍, 这也是侯孝贤在法国电影评
论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