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与物质三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与物质三态

* * 姚聖威 物理教學 2 物質的組成 姚聖威 物理教學 /chemistry_notes/chemistry_notes_1.html 2-1 原子與物質的三態 反對原子觀點,認為物質是由四種少數的基本「元素」(element)─ 水、土、火、氣,以不同比例組合而成。 亞里斯多德 認為萬物皆由極小、不可再分的「原子」(atom)構成。 希臘人德謨克利特 觀點 提出者 一、原子、元素及其存在性 http://members.shaw.ca/len92/animations.htm6 將元素、原子與重量三種概念結合在一起,原子就是元素。 每一種元素的原子有各自特定的重量。同種元素的原子重量相同。 元素皆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所組成。 1803 年英國化學家道耳頓 觀點 提出者 http://animashky.ru/publ/16-1-0-1165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觀察植物的花粉懸浮在水中,水中花粉會作不規則的移動。 初步想法 第一次原子存在有力的證據 /forum/showthread.php?135-Salt-water-flush/page102 1908 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實驗,證實愛因斯坦的計算與觀測吻合。 證實原子論。 最後驗證 1905 年愛因斯坦利用數學方法,處理水粒子對花粉所造成的碰撞效應,計算花粉粒子,任兩次轉折點間的平均距離,並算出亞佛加厥數。 理論推論 第一次原子存在有力的證據 /Complex/ChaosDemos.htm#Brownian 人高20億奈米 針頭100萬奈米 紅血球1000奈米 1 微米(1 μm)= 10-6 m 1奈米(nm)=10-9 m=0.1 ? 其他常用單位 原子大約為1 ?= 10-10 m 原子大小的尺度 二、原子大小與奈米 人高20億奈米 針頭100萬奈米 紅血球1000奈米 碳原子0.1奈米 分子及DNA 1 奈米 /nano-tecnology/ /db-genetics.php /sci_diagrams/at_struct/at_struct_pages/canim.htm 奈米尺度上,研究及控制,發揮了前瞻性影響。例如在電腦儲存資料的記憶體上,單一原子儲存一個位元的能力。進而發展量子電腦。 奈米尺度上進展 利用此工具,可以移動原子,排列形 掃描穿隧顯微儀 ( STM) 觀察尺度突破 狀。 http://www.physik.uni-augsburg.de/exp2/spektroskopie/ups-afm.en.shtml /atomic/nano/roomtemp.html /Nanofactory/DMS.htm /Physics/English/afm_txt.htm 物質會呈現三種狀態,由於粒子和粒子間靜電力作用,量值會隨著距離改變。 原子無法單獨存在,由原子組成可單獨存在的最小穩定粒子,稱為分子。 物質都由微小的原子所組成。 物質組成 三、原子與物質三態 /computational-biophysics/ 粒子間會保持在特定的平衡距離,位能在此距離最低。 距離太近時為排斥力。 距離遠時為吸引力,逐漸接近時,吸引力漸強。 粒子間的 靜電作用力 粒子間作用力與彼此間距離的關係 /host/electricity/atoms.asp 三態原理: 極度遠離 稍遠離 很近 分子(原子)間的平均距離 可以充分自由移動 可以稍微自由移動 在固定的位置上來回振動,不可自由移動 分子(原子)的運動 無 弱 強 分子(原子)間的作用力 固 液 氣 性質 .uk/science/structures/str2.htm /wiki/File:Translational_motion.gif * * 姚聖威 物理教學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