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 10.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 10

地震波 纵波 (P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传播时只引起物质疏密的变化,不要求物质具有固定的内部结构,因此在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中都可以传播。 横波(S波) 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在液态或气态物质中,质点没有固定的位置,并且间距较大,无法传递剪切变形,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 面波 (M波) 只在地球表面传播,对固体地球表面的破坏作用最强。 纵波、横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方式 地震波速的变化 ■波速的变化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了变化 ■地震波可以发生反射和折射(波速突变) ? 不同介质界面: 不连续面(物态突变) ■地球不是均质的 ■地球组成物态不是一致的 据此,可以判断和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结构与地震波速的变化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地球物理数据 物态:固-液交替变化 密度:随深度增加 压力:随深度增加 温度:随深度增加 重力:随深度变化 二、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及证据 1 、大陆漂移 韦格纳(1880-1930)地质学家、气象学家——大陆漂移学说 ◆韦格纳注意到南美和非洲之间的海岸线凹凸互相对应能拼合起来,又了解到巴西与非洲有许多生物种属相似,因此开始思索大陆是不是会有长距离的水平移动。 ◆ 1912年发表了论文《大陆水平移动》。 ◆ 1915年出版了《海陆起源》,阐述了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地球原来只有一个原始大陆—泛大陆,周围是原始海洋。从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侏罗纪到五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泛大陆逐渐分离。 ◆ 冲击了大陆固定论。1930年11月在探险中牺牲。 2 、赫斯的“海底扩张”学说 ◆19世纪的有名的几次海洋综合探险调查,迅速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1871年“猎犬号”进行了为期五年的环球探险 ◆ 1872年“挑战者号”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探险,围绕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几个方面对三大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写了50卷调查报告。 ◆二次大战以后,海洋地质学成了热门,深海探测技术迅速发展。海洋地质学广泛的使用了回声探测技术、水下电视、红外照相机及立体摄影等。 ◆现代深潜器一般都配备了摄象设备,测量用的各种传感器,以及搜集标本的采样器和灵活的机械手等,深潜器都有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运转自如而且安全性都很好。 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的发现 ◆人们发现了具有全球规模的大洋中脊—深海沟系统,发现了大洋中脊两侧成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还发现了沿大洋中脊和深海沟分布的强烈的洋底热流异常,正是这些大量的事实促使新的科学理论产生了。 ◆ 1960年美国的赫斯发表《海洋盆地的历史》,赫斯认为海底沿中洋脊的顶部裂开,新的海底就在这里形成,并向洋脊顶部的两侧扩张。洋底地质实际上正是地幔对流的直接体现,地幔对流的上升点在大洋中脊,然后分成两股向两侧运动,正是这种巨大的力量在大洋中脊中间沿轴线形成巨大的中央裂谷。 韦格纳与赫斯的主张 ◆韦格纳曾经主张,各个大陆都是被独立的推动的,因此大陆的运动就像一只船在柔软的洋底上行驶。 ◆赫斯却假设大陆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系而运动的,大陆象木筏冻结在同样坚硬的海底地壳上并随海底一起运动,美国的罗伯特.迪茨称这一过程为“海底扩张”。 ◆洋壳从产生到消失大约2亿—3亿年左右,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所以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 3 、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证据 8 、大陆板块互相碰撞 古冰川与大陆漂移 10 、分离的板块边界 1.5亿年后的地球表面 2.5亿年后的地球表面 完 剑桥大学的爱德华.布拉德、J.E埃弗列特和A.G.史密斯用计算机做过大陆拟合的最佳化与误差检验。拟合的边缘部分不吻合平均值不超过一度。拟合处是沿大陆坡(浅灰区域)500浔的等深线。白色是缝隙处,黑色是重叠处。 计算机拟合与 地质学证据 南美洲和非洲的拼合 (根据岩石和构造特征) 两板块向两面分离,裂谷扩大 全球洋中脊(部分) 大洋中脊两侧对称分布的岩石磁条带 洋脊两侧对称的岩石磁化条带 中洋脊—深海沟系统 中洋脊—海底火山 中洋脊系统分布图 洋底热流异常 地球是一个不断向外散发热量的球体。地球表面热流量的平均值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 */34 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 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 地球人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许多万年,但地球人只是最近才看到作为行星的地球。 自1961年加加林的首次环球飞行后,在1969年人类才得以在电视屏幕上目睹从月球上拍摄的地球。 1904年用物理学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方法测定岩石,才确定地球的年龄在45亿年左右。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是一个三轴椭球体,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 20 多公里。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