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国公司发展及环境保护协同策略探究
跨国公司发展及环境保护协同策略探究【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跨国公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载者和受益者。全球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正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受益人,也必须承担起全球化的责任。本文旨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造成环境破坏现象的客观存在,认为跨国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从而可以实现跨国公司的长远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 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一、实证分析
跨国公司经济活动威胁人类生态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世界各地的香蕉种植园都广泛采用二溴氯丙烷作为杀虫剂。1977年当加州一家工厂的35名工人由于接触二溴氯丙烷而导致不育后,美国政府禁止二溴氯丙烷的使用。但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包括壳牌石油公司、道氏化学公司、标准果品公司、Dole公司等,虽明知这种化学品对人体有害,却仍然生产并向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出口,继续在海外香蕉种植中使用,造成在中美洲、厄瓜多尔、东南亚、非洲有成千上万的工人由于接触二溴氯丙烷而导致不育。
无独有偶,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中央邦博帕尔的化工厂发生毒气泄漏事件,估计导致3500至7500人当即死亡。当晚约40吨致命气体从工厂泄漏,6个防漏保险装置不是发生故障就是被关闭,加上警报器没有开启,附近居民根本无从得悉意外的发生,结果导致很多居民在睡梦中死去,到现时为止意外已导致16000人死亡,另外有几十万名居民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2年后的今天,博帕尔的化学污染继续影响当地的二万名居民,他们每日承受联合碳化公司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的某些经济行为给人类的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但是,面对这些问题各个跨国公司的态度迥异:有的公司隐瞒事实真相,推诿责任;有的公司置若罔闻;而有的公司则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做出此类决策的依据何在?
二、规范分析
1、影响跨国公司针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
(1)社会责任问题。①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和捐助社会公益等等。②跨国公司对待社会责任问题的两种态度。一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随着时代的变迁,跨国公司面对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法律、政府政策、社会舆论都普遍要求跨国公司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此潮流之下,许多公司开始在公司规划中加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如丰田汽车公司在“丰田指导原则”中指出:公司坚持国际公认的企业道德标准,通过重视安全和环境问题,为各地人们更美好的生活服务。二是消极推诿。尽管社会各方面呼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有的跨国公司仍对此置若罔闻,漠视社会责任问题。2005年4月下旬,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儿童食品进行质量抽查时发现,批次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达到191.6微克,超过其产品标签上标明的上限41.6微克。浙江省有关部门迅速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在15天内予以答复。后来,雀巢公司消极的应对态度,一系列迟缓的动作,使此次“碘超标事件”逐渐演变成一场对雀巢品牌的信任危机。③现实的选择: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也应该是社会的认可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改善。企业固然要赢利,但赢利不应是唯一目的,任何企业特别是名牌企业都应该既追求利润又追求道德,强调企业目标应是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并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该兼顾社会和生态效益。美国杜邦公司有一句名言是“尽量不在地球上留下脚印”,他每年平均花费5亿美元左右用于环境保护的改进和开发。IBM、英特尔、思科、耐克、沃尔玛等著名跨国公司都正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采取“三重底线”的信息披露方式,不仅披露公司经营情况,还披露公司在环境与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2)可持续发展问题。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现在的需要,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经济发展。此概念的提出为人类的长远发展,从战略高度规划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康庄大道。②时代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回首百年,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各类资源,特别是在美洲、非洲和亚洲,数量惊人的资源被劫掠,但是却没有支付环境维护费和生态破坏补偿费,也没有开发出一种替代产品来替代被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因此而减少,甚至枯竭。如今,面对土地荒漠化,油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