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SCA104 HCNA-Security-CBSN 第四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V2.5.pdf

HCSCA104 HCNA-Security-CBSN 第四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V2.5.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CSCA104 HCNA-Security-CBSN 第四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V2.5

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关RFC文档就提出IP地址耗尽的可能性。基于TCP/IP 协议的 Web应用使互联网迅速扩张,IPv4地址申请量越来越大。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 严重。中国的运营商每年向ICANN申请的IP地址数量为全球最多。曾经有专家预言,根 据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到2011年左右,全球可用的IPv4地址资源将全部耗尽。  IPv6的提出,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不够用的问题。IPv6地址集将地址位数从 IPv4的32位扩展到了128位。对于网络应用来说,这样的地址空间几乎是无限大。因此 IPv6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址短缺的问题。但是,IPv6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更新代价 巨大等尖锐问题,要想替换现有成熟且广泛应用的IPv4 网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既然不能立即过渡到IPv6网络,那么必须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延长IPv4的寿命。而技术 的发展确实有效延缓了IPv4地址的衰竭,专家预言的地址耗尽的情况并未出现。其中广 泛使用的技术包括无类域间路由 (CIDR ,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可变长子 网掩码 (VLSM ,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和网络地址转换 (NAT ,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4  私网地址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地址的复用,提高IP地址资源的利用率,为了满足一些 实验室、公司或其他组织的独立于Internet之外的私有网络的需求,RFCA (Requests For Comment)1918为私有使用留出了三个IP地址段。具体如下:  A类IP地址中的~55 (/8)  B类IP地址中的~55 (/ 12)  C类IP地址中的~55 (/ 16)  上述三个范围内的地址不能在Internet上被分配,因而可以不必申请就可以自由使用。 内网使用私网地址,外网使用公网地址,如果没有NAT将私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会 造成通信混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通信。  使用私网地址和外网进行通信,必须使用NAT技术进行地址转换,保证通信正常。 5  NAT是将IP数据报文报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的过程,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 络 (私有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 (公有IP地址)的功能。从实现上来说,一般的NAT转 换设备 (实现NAT功能的网络设备)都维护着一张地址转换表,所有经过NAT转换设备 并且需要进行地址转换的报文,都会通过这个表做相应的修改。地址转换的机制分为 如下两个部分:  内部网络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转换为NAT转换设备外部网络地址和端口。  外部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为NAT转换设备内部网络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  也就是私有地址+端口与公有地址+端口之间相互转换。  NAT转换设备处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连接处。内部的PC与外部服务器的交互报文全 部通过该NAT转换设备。常见的NAT转换设备有路由器、防火墙等。 6  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NAT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源NAT (Source NAT):用来使多个私网用户能够同时访问Internet。  地址池方式:采用地址池中的公网地址为私网用户进行地址转换,适合大 量的私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场景。  出接口地址方式 (Esay IP):内网主机直接借用公网接口的IP地址访问 Internet ,特别适用于公网接口IP地址是动态获取的情况。  服务器映射:用来使外网用户能够访问私网服务器。  静态映射 (NAT Server ):公网地址和私网地址一对一进行映射,用在 公网用户访问私网内部服务器的场景。  目的NAT (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