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野老吞声哭.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陵野老吞声哭

杜甫诗五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 能力。 作者生平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尘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脱逃,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 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 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在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 770年冬,杜甫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 杜甫创作的诗很多, 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 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被公认为“诗史”,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研讨探究: 诗意理解 《哀江头》韵译 主旨 鉴赏要点 又呈吴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秆涕泗流。 岳阳楼名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颈联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把诸葛亮一生的遭遇、抱负、功业凝练为精辟之句。 ,这一联是寓忧国忧民之精神于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诗人渴盼能有像诸葛亮这样的忠臣挺身救国,为天下计。 尾联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凭吊之语。泪满襟的英雄,即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杜甫自己。“长使”二字,读来极富感染力。此联惋惜、慨叹之情抒发的挚诚而淋漓,成为后人引用的名句。 (1)此诗分明写“丞相祠”,为什么却要以“蜀相”作为诗作的标题呢? (2)首联为什么不能改成“丞相祠堂今安在?锦宫城外草木深”? (3)颔联中的“自”“空”历来被称为诗眼,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深意? (4)诗题为“蜀相”,应重在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笔墨写祠堂及其周围的景色? (5)有人说:该诗是一首怀古之作,借古人事表达诗人的理想,你以为对否? 讨论 此诗分明写“丞相祠”,为什么却要以“蜀相”作为诗作的标题呢? 因为诗作是以写人为主,再说,只写“丞相祠”没有“蜀相”明确,自古以来“丞相”很多,单写“丞相祠”,则未必专指孔明诸葛亮,而“蜀相”所指就较为明确了。 首联为什么不能改成“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