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细菌a3 的溶藻特性 - 渔业科学进展.pdf

溶藻细菌a3 的溶藻特性 - 渔业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藻细菌a3 的溶藻特性 - 渔业科学进展

第37 卷 第 6 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Vol.37, No.6 2 0 1 6 年 1 2 月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Dec., 2016 DOI: 10.11758/yykxjz.20160426002 / 溶藻细菌A3 的溶藻特性* 1,2 1 1 1 1 郗建云 曹煜成 徐武杰 胡晓娟 徐 煜 1 1 1① 1,2 许云娜 李卓佳 文国樑 李莎莎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 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300 ;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摘要 本研究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 、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四尾 7 CFU/ml 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 、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作为实验藻种,将浓度为10 的菌株A3 分别加入到4 种微藻的单种藻液、2 种藻混合藻液、3 种藻混合藻液中,每48 h 观察藻 细胞形态并统计藻细胞数量,实验周期为10 d,以探究菌株A3 对4 种微藻的溶藻效果。结果显示, 在单种藻实验中,加菌组锥状斯氏藻细胞于第1 天失去运动活性,细胞拉长变形,第5 天细胞壁破 2 4 裂溶解,第 10 天细胞密度为7.07×10 cells/ml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10 cells/ml (P0.05) ; 实验期间,加菌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第10 天藻细胞密度为2.58×107 cells/ml ,显著高 于对照组的2.09×107 cells/ml (P0.05) ;加菌组四尾栅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与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无 显著差异(P0.05) ;加菌组条纹小环藻细胞于第8 天溶解,第10 天对照组与加菌组藻细胞密度分别 5 5 为4.38×10 cells/ml 、1.78×10 cells/ml ,加菌组藻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混合藻实验中, 菌株A3 对各种微藻的溶藻效果与单种藻实验结果类似,菌株A3 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具有显著的溶 藻作用,对蛋白核小球藻与四尾栅藻无溶藻作用,对条纹小环藻生长具有较弱的溶藻作用。研究表 明,菌株A3 具有溶藻选择性,对锥状斯氏藻具有显著的溶藻作用,而对其他3 种藻无溶藻作用或 溶藻作用相对较弱。 关键词 溶藻菌A3 ;微藻调控;溶藻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 S9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869(2016)06-0151-09 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等有害甲藻 缺氧死亡(Linares et al, 2009; 张琪等, 2012)。优良浮游 是危害池塘养殖动物的主要藻类之一(Rolton et al, 微藻如绿藻(Chlorophyta sp.)、硅藻(Diatoms sp.)具有 2014; 李兰涛等, 2011; 陈全震等, 2000; 肖咏之等,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