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重点一:地理议题.DOC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重点一:地理议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第一次段考复习重点提要 重点一:地理议题

重點一:地理議題與地理觀點 1. 利用地理觀點分析、地理知識解決的議題稱為地理議題,因空間尺度、影響層面不同,分為地方性議題與全球性議題。 2. 探討地理議題以三大地理觀點進行:空間觀點、生態觀點、區域特性。 重點二:資源與環境議題 1. 環境系統為人類生存的地表空間,建構在自然(地)、社會(人)、技術關係上,會隨著時間而產生變化。 2. 自然資源的分類:  (1)生物性與非生物性。  (2)普遍性與局部性。  (3)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及遊憩資源。 3. 常見的環境災害可區分為:  (1)地形地質:如板塊邊緣的地震。  (2)氣象與氣候:如熱帶風暴、乾旱。 重點三:空間規劃議題 1. 依據地區大小尺度的不同,包括社區、都市、國土等區域。 2. 國土規劃內容也常隨著政策方針而有所轉變。 重點四:全球化相關議題 1. 經濟全球化:為降低生產成本,追求最高利潤。造成生產組織與財富重新分配。 2. 國際分工的形式: 開發中國家 已開發國家 生產初級產品,提供給已開發國家作為原料 生產勞力密集型產品 生產機械、電子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 掌握核心技術,負責研發與銷售 3. 全球化的影響:貧富差距擴大、世界毒品氾濫、經濟快速發展等。 重點五:地理議題的研究流程 1. 研究流程: 2. 研究方法:包括事實發現法、假說驗證法。 重點六:水資源的資源特性與空間分布差異 1. 水資源受地形及氣候的影響,呈現明顯的空間差異。 2. 水資源包括:河水、湖水、地下水、海水,可用淡水資源只占全體水資源的0.8%。 3. 水資源利用類型以農業用水占的比例最多,工業用水及民生用水次之。 重點七:水資源的開發方式與利用類型 1. 供水系統包括水資源收集設施、淨水設備、管線等,將水資源從源頭直接送給消費者使用。 2. 常見的水利設施:  (1)集水設施:大型如水庫;小型如池塘。  (2)灌溉系統:地表灌溉(季風氣候區)、噴灑灌溉(半乾燥氣候區)、滴灌灌溉、坎井、捕霧網(乾燥氣候區)。  (3)地下水的利用:坎井、噴灑灌溉、地下水壩。  (4)海水淡化:西亞地區廣泛使用,臺灣則以澎湖縣最多。  (5)雨水回收再利用:為非洲、大洋洲地區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重點八: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1. 開發地面水:以水庫為例  (1)對環境生態的影響:   庫區:優養化、泥沙淤積會影響水質與水庫壽命、可能增加或誘發區域性地震,並造成滑坡或坍方。   中、下游:氾濫平原縮小、海水入侵農地鹽化、農地及海堤逐漸受到侵蝕。   出海口:海岸線遭侵蝕、漁業衰退。  (2)對生活與社會方面影響:淹沒庫區的聚落、文物古蹟或造成原有自然景觀消失,衝擊當地的傳統文化。 2. 過度抽取地下水:水井的水位低下、水量減少、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地下水汙染等。 3. 海水淡化:鹵水的排放影響海域生態。 重點九:世界水資源的問題與對策 1. 水資源的缺乏(每人每年淡水供應量在1,700立方公尺以下)。主要原因為:人口增加、都市化、消費方式、能源需求的增加、全球氣候變化。 2. 水體汙染與飲用水衛生問題。主要汙染源:工業生產製造過程中所排出的重金屬與化學物質、農業使用的農藥和化學肥料、生活汙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物質。 3. 水資源紛爭:多發生在西亞、南亞與非洲地區。 4. 水資源的對策及解決途徑:  (1)因地制宜。  (2)開源(較為困難)和節流(未來之趨勢)。 重點十:水資源紛爭個案 1. 跨國水資源紛爭:約旦河案例  (1)地理環境:   自然:氣候乾燥、水源稀少。   人文:人口不斷增長。  (2)影響國家: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3)原因:各國陸續開發單邊水資源計畫。 2. 大都會區水資源紛爭:南加州案例  (1)地理環境:   自然:氣候乾燥、資源豐富。   人文:人口不斷增長。  (2)導火線:洛杉磯過度使用歐文河水資源,導致歐文湖完全乾枯、歐文河谷的地下水資源系統消失。  (3)解決之道:簽署備忘錄,要求洛杉磯市政府必須限期回補水資源。  (4)加州水資源管理:節水措施、產生水權交易市場(水銀行)。 重點十一:環境負載力的意涵 1. 環境負載力:一地能供養的生物數量,並能容納生物所排出的廢棄物的極限。 2. 與人口成長的關係:瞬時調整型、漸進調整型、波狀調整型。 3. 一地環境負載力的大小,常因自然環境的變動、科技發展及生活型態而改變,進而影響一地的人口。 4. 饑荒是環境負載力波動的一種表現。 5. 生態足跡:一地人口實際的糧食、森林產品、畜牧產品、建築土地等各種財貨或服務的消費,轉換為所需的生態生產力土地面積,維持該族群現階段資源消費及廢棄物處理所需的土地。 6. 生態足跡與生活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