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胆胃肠科研究现况与成果 - ntuhgovtw.docVIP

小儿肝胆胃肠科研究现况与成果 - ntuhgovtw.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肝胆胃肠科研究现况与成果 - ntuhgovtw

小兒肝膽胃腸科研究現況與成果 研究現況 本科擁有優良的研究風氣,也有著卓越的研究成績無論在肝臟學、膽胰系統以及消化道的領域。本科醫師對於研究領域表現卓越,受到院方肯定並屢獲台大醫院傑出研究獎,而小兒肝膽胃腸科研究團隊更於2008年榮獲台大醫院卓越研究獎,研究成果已有世界一流的水準。 本科亟思能更上層樓,創造更好的成果。本科目前及未來之研究方向大致如下: [研究概況及展望] 1.兒童肝膽疾病的長程自然史,早期篩檢診治與預防。 肝炎與肝癌之預防-人類第一個防癌疫苗成效之評估,提出疫苗防癌有效之首次證據。 2.探討B 型肝炎自然史及致病機轉,有助於疾病治療對策之研發。 新的肝癌專屬致癌基因Y 染色體上RNA 結合基因(簡稱RBMY)之發現與致肝癌之證據探討。肝癌男性遠多於女性,兒童也是如此,原因仍待研究。研究此Y 染色體上肝癌致癌基因,有助於解開此謎題。 3.膽汁滯流症之早期篩檢與診治-建立世界第一個全國性篩檢制度,以提昇治療成效。首創嬰兒大便卡之全國篩檢有效的提早膽道閉鎖病童接受葛西手術的時間並改善癒後。 4.遺傳性肝臟疾病之基因診斷:提供國內及國際病人之諮詢轉診與基因診斷 5.兒童肥胖與脂肪性肝炎之臨床與基礎研究。 6.兒童消化道蠕動生理研究 7.肝臟疾病細胞治療法之建立。 研究成果 兒童肝癌的研究 在過去二十餘年投入兒童肝炎與肝癌的研究,確定我國兒童肝癌與B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密切關係,並以B型肝炎疫苗預防肝癌的研究,證明全民B型肝炎疫苗的注射可以有效地減少2/3 至3/4 的兒童肝癌,使出生兒童經全民B型肝炎預防注射後之肝癌發生率,降低為原來出生兒童未經全民B型肝炎預防注射之肝癌發生率的25-36%,在國際上這是疫苗可以預防人類癌症的假設首次被證實。 此外,張美惠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發現位於Y染色體上的新致癌基因RBMY,不論是在兒童或成人的肝癌組織,都有此基因表現,且在B型肝炎及C型肝炎所引起的肝癌及兒童的肝母細胞癌亦均有此基因的表現,此項發現有助於了解肝癌好發於男性之謎。 相較於世界其他地區,台灣罹患兒童肝癌的比例高於其他國家,有鑑於此,台灣投入此項研究更是義不容辭。B 型肝炎病毒除了經由血液及性行為感染外,周產期的母嬰感染也是十分重要的感染途徑。B 型肝炎e 抗原陽性帶原母親所生之新生兒在感染病毒後有九成以上會成為帶原者。因此,周產期感染是造成台灣地區B 型肝炎帶原率在以往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故能否阻斷周產期感染就成了降低國人B 型肝炎帶原率之重要關鍵,而我國1984 年B型肝炎疫苗的全面接種就是這個關鍵的轉捩點。而在研究過程中所面臨到最大的困難為證據取得不易。因為我國人肝癌好發於40至60 歲,要證明台灣肝癌成功地被疫苗所預防可能需要40 至60 年的時間。因兒童肝癌的潛伏期約為6~14 年,由過去張醫師的研究顯示我國兒童肝癌近乎百分之百與B 型肝炎有關,也證實B 型肝炎病毒基因確實嵌入兒童肝癌之基因中。張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在兒童肝癌的研究,在家人鼓勵及支持下才能堅持到底。以後又陸續推展到青少年,並且長期追蹤這些兒童接受疫苗的效益,疫苗的功效大大減少了兒童肝癌的發生率,此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重要的醫學雜誌上,深受世界學者之重視。未來更希望此防癌疫苗的概念能被充份利用於其他癌症之預防,使癌症可以逐漸減少。兒童B型肝炎流行病學、自然史、治療、與B型肝炎核心基因變異的研究 從民國七十三年以來,每五年定期針對台北市進行B型肝炎帶原率的流行病學調查。最新一次民國93年的調查發現,國內兒童B型肝炎帶原率已降至0.6%。確認疫苗接種的確有效,明顯降低下一代B型肝炎帶原比率,而未來除了繼續推廣疫苗接種外,發現疫苗接種以後仍然存在少數帶原者,這些帶原者90%的母親也是帶原者,將來對於胎內感染以及疫苗接種無效者,以便研發新的疫苗及治療方法(Gastroenterology 2007) ? ? 慢性B型肝炎感染的自然史中,B型肝炎病毒e抗原長期以來即代表發高感染力及高病毒濃度,所謂的e抗原陰轉(即由e抗原陽性轉成e抗原陰性及e抗體陽性)是一重要指標。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即產生自動e抗原陰轉,這些人相對而言算是早期即產生自動e抗原陰轉,他們的病程是否比較好?經過我們研究,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即產生自動e抗原陰轉的人,他們在e抗原陰轉之後,大多數保持低病毒濃度,很少再發生肝功能異常,病毒基因變異亦較少,這些發現對於B型肝炎病毒感染自染史的闡明幫助很大。我們也可據此來決定,究竟哪些病人應在早期即積極處理,對日後慢性B型肝炎病人的治療指引應有很好的幫助。 (Gastroenterology 2007)可能是宿主及病毒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造成此陰轉的現象。另外在表面抗原基因的T cell epitope也同時發現其變異在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