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_(经典推荐)题库.pptVIP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_(经典推荐)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之知(2)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3)之以礼乐(4)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5)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基础知识】? 古今异义:(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成年人。 (5)必然:一定,这样? 通假字:(2)知:通“智”,聪明? (3)文:名词作动词,修饰 ? (6) 要:通“约”,贫困 文言句式:(4)文之以礼乐,状语后置 【译文】? 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麽多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天下惟禽兽无思。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 7【原文】? 子曰:“君子之(1)于天下也,无適(2) (适dí)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 。”? 【注释】? 文言虚词:(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重点实词: (2)適:专主 (3)比:并列、靠近。与比并列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 无莫”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莫”字表示劝诫,意思是不要、不可、不能。 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其中有几个关键词组要弄清楚。“无適”(dí)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適”是专主的意思。“无莫”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莫”字表示劝诫,意思是不要、不可、不能。“义之与比”就是与义并列,也就是一切按照义的规定去做;“比”本是并列、紧靠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1) ,闻义不能徙(2)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宾语前置 (2)徙:音xǐ,迁移,改变。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知圣人之忧,便知圣人之乐。 【评析】 ?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