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题题型考法
特征分析类
(2014 全国一卷)(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 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
级)日数157 天,且多集中在10 月至次年4 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
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
30 厘米高度范围内。
图6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 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 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 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 分)
36.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
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
湖滩泥沙面积较大。(6 分)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
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5 分)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
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
车安全。(7 分)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
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6 分)
(2013 全国二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
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 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
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
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 分)
(2)分析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 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 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
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 分)
观点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1)(M 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 分)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 分)风沙在此沉积。(1 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 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
本一致(3 分)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 分)
(3)观点A:(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
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 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
(2 分)风出风口后,在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 分)
观点B:(M 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2 分)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2 分)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
群;(2 分)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 分)
(每名考生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
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所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一、起沙的原因分析:
1. 气候干旱,有沙源
2. 植被稀疏
3. 风力大,无屏障
4. 河谷风口处,狭管效应
二、沙源分析
1. 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漫滩、冲积扇和三角洲地区
2. 风里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
沙源的分析实质上就是河流堆积地貌或者是风力堆积地貌的成因分析
三、风力强劲的成因分析
1. 所处风带或季风区
2. 区域地形特征:
平坦的地形如平原和湖泊
山地中的峡谷
四、风沙活动危害
1. 风力侵蚀作用(摧毁建筑物等)
2. 风力堆积作用(掩埋设施等)
3. 风沙活动时,在搬运过程中,导致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安全和人体健康。
五、风沙的防治措施:
1. 阻风
生物措施:三北防护林,绿洲外缘:草灌木乔木
工程措施:阻风墙如高立式沙障,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2. 固沙
生物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工程措施:宁夏中卫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摩擦力,削减风力,另一方面
可以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1基础自动化系统的铁区MES的实现.docx VIP
- 2025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真题及答案 - 副本 .pdf VIP
- PEMS相关模板(PEMS软件开发计划或开发生命周期&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PEMS)检查文件清单).pdf VIP
- 旅游接待业 课件全套 第1--10章 旅游接待业导论---旅游接待业高质量发展.pptx
- 运维服务项目实施组织及管理措施.docx VIP
- 柔性器件材料与结构失效分析.pptx VIP
- IPC-9850中文版.doc
- 2025年四川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装备解读报告.pptx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反思.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