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化设计相关理论.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数化设计相关理论.doc

《基于参数化的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发展》 数字化(digital)“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将这些数字、数据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后建立数字化模型。数字计算机的一切运算和功能都是用数字来完成的”[1],在设计领域中应用时,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在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以任何方式使用了计算机,都可以说是数字化设计”[1]。[1] 匡纬. 风景园林“参数化”规划设计发展现状概述与思考[J]. 风景园林,2013(1):58-64.他们认为在范畴上,数字化设计包含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发展简史 其实参数化设计思想介入前期方案生成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有之,在 20 世纪50~60 年代,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之后的第一次建设高峰,而欧洲则忙于处理二次世界大战后满目疮痍的景象。在经历了为解决居住问题和就业问题而快速发展短暂狂热之后,针对已经空前成熟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本身,欧美人显然发现本国本地区文化遗产的延续和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70 年代后期,计算机技术开始萌芽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以 IBM 为代表的企业纷纷走向计算机技术之路,在这个国际大背景下,在众多的设计公司中,SOM 建筑师事务所是最早意识到计算机能够给建筑行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革命的公司,早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就提出了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一体化设计”的概念。伊恩·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Harg)是最早将参数化思想运用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师之一,《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中所介绍的矢量叠合绘制专题图的分析方法在现在看来已经无甚新奇,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可谓巨大突破[3] [3]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 设计结合自然[M]. 芮经纬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10. 实质上,参数化设计并不仅仅是建筑表皮的生成和建筑造型的“酷炫”这么简单,正因建筑本身的非自足性,一系列制约因素必须考虑其中,包括方案阶段的日照、供电、采暖、能源利用、环保、材料,建设过程中的结构实施难度、施工工艺、结构安全性和建成后的各种检验(包括 LEED 检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客观环境要求下,BIM 一体化设计模式就有了意义,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筑单体从内而外、自始至终整个生命周期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节约性,而现今我们所看到的在中国发生的种种建筑实践,大部分都与此毫无关联。 随着参数化设计在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渗透,一种新的思潮“参数化主义”也随之涌现。“参数化主义”(parametricism)是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帕特里克·舒马赫(Patrik Schumacher)最早提出的(如图 6),尽管这个称谓仍有争议,但已在一定范围(哲学领域)内开始运用。 线性景观是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和逻辑关系概括的、直接性的、静态的景观,以欧洲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规则对称式园林是最好的例证——一切均以数学上的几何比例为基础扩展开去,甚至将人的尺度也纳入到这一庞大的比例美学系统中来,其从形式到功能布局均是简单的二元关系(从点到点),是可以用 x、y、z 三轴向量概括的;而非线性景观则融合了复杂的多元关系,单纯靠几何比例已无法解释其微妙之处,其特征是神秘而和谐,并带有混沌中意外的突变,且其中蕴含着各种逻辑上的关系,甚至哲学和心理学上的某种相互关联,并不单单是美学关联那么简单了。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和审美特质,使其体现出朴素的非线性特征来——看似随意而为的外在布局形式,实质上是追随“画意”和中国人眼中的自然主义的结果,而使其被赋予了一种内在的“禅意” 在现阶段的中国,面对一个数据充实、分析到位、系统完善而可能平面上不那么好看的科学设计,与一个平面表现十分花哨,却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的艺术设计,很多决策者可能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他们需要的是直观的政绩工程。这也涉及了关于参数化城市设计的另外一个问题——KPF 资深合伙人拉尔斯·赫赛尔格伦(Lars Hesselgren)认为:参数化设计之所以现在仅仅局限于建筑单体和小尺度园林设计,是由于城市设计受政策影响太大,目前来说参数化方法还无法起到太显著的作用。虽然参数化城市设计仍然可以根据环境因素设定形式的控制参数,但更多城市设计的基本决议还是关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比如城市密度和交通系统,如究竟采用机动车系统还是地下轨道系统,或者自行车系统,都涉及政策问题,都不是设计上能控制的,在技术的周边还有很多政策性投资的问题。目前来讲,参数化设计在这个尺度的应用恐怕要大打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