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读书班第三次聚会(201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史读书班第三次聚会(2012

2012年6月2日讀書班筆錄 戶令:諸應分田宅者及財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財,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繼絕亦同。兄弟俱亡.則諸子均分,其未娶妻者,別與娉財。姑姊妹在室者,減男娉財之半。寡妻妾無男者,承夫分,若夫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 問題: 一、法條之來龍去脈。來指過往,去指以後。幸福的必要條件法学硏究生精读书系What:內容,哪些部分仍在,哪些不見了,仍在的部分有無歧異?即變與不變的部分,可追問變與不變的原因。 When:最早出現在何時,最晚何時。法律是屬於長時段歷史嗎? Who:被誰引用過,和引用於何處和引用的目的為何?是用來判案嗎? 舉例:它出現在《宋刑統》 a.何謂「刑統」?為何不叫宋律?唐代已有,五代承之,如後周《顯德刑統》,宋代又承五代。是刑律統類之意,反映當時的法律分類,一如我們的六法全書,可稱為宋代的十二法全書。 b.今人的研究有哪些(二手史料:期刊、書本、博碩論文)?如何找?用甚麼關鍵字?中、日文可用「刑統」,西文呢?要利用E. Wilkinson的Chinese History: A Manual來找出《宋刑統》的英譯。 中文:台灣(國圖、華藝)、香港、大陸(中國知網)等資料庫 日文:CINII、東洋學文獻類目、東洋法制史文獻類目等 西文:Bibliography of Asian Studies等 除了利用宋史網「研究資料」的「二手資料」,還要利用「專題研究」之「法律史」。 假如二手著作數量龐大,如何判斷它們是否值得去讀?可看作者是誰、期刊是哪一本、頁數有多少。建議:從薛梅卿的《宋刑統研究》開始讀。 c.古人的研究有哪些(一手史料)?如何找?從中可看到甚麼?例如用「刑統」二字去找,可找到《刑統賦》,何謂賦,它的出現代表甚麼?圖書館電子化的確有助我們的研究,但願中研院的圖書館檢索系統能早日更新。 二、解讀它往往被誤讀誤解,其實只要順著立法者的邏輯,便可看到他們是一項一項推出各種可能性,律文的每一句話都有合理的歸宿,千萬不要將它們抽離脈絡。 分產者其實只有兩種人:父母遺下的子和女,稱為應分人。若有女無男,謂之戶絕或絕戶,便要按照戶絕法分產,我們不要混淆。 (1)諸女,律文只提到「在室者」,可見只分給未嫁女,不再分給已得嫁妝的出嫁女。直到南宋,仍是「已嫁承分無明條,未嫁均給有定法」。未嫁之女,分得兒子聘財的一半。如該女是姑,應得叔伯輩聘財的一半,如是姐妹,應得兄弟輩聘財的一半。 (2)諸子,共有四種情況,依律文的次序是:諸子均在生、有些生有些死、全死、有些已婚有些未婚。 1.諸子均在生:父親死後的家庭財產,以下簡稱同居共財之共財或共產,包括不動產和動產(律文謂之「應分田宅者及財物」),由諸子平分(「兄弟均分」),所得可稱為繼承分額,一人一份,為行文方便,以下稱一房,包含單身者。 律文特別強調,「妻家所得之財,不在分限」,即諸位兄弟的妻子嫁妝及其衍生的財富(如丈夫拿去投資獲利),不算入共產。換言之,妻財只算丈夫一房的私產,不與眾分。 2.諸子有些生有些死 生者:自己取得一份繼承分額 死者: a.由兒子代替死者一房,跟死者的兄弟諸房均分,從共產那裡取得死者一房應得的繼承分額(「兄弟亡者,子承父分」),謂之「代位承分」。 如有四房,每房可得25%。得到這25%之後,再按死者一房的子女數目分為好幾份,由死者的子女們繼承。整個程序其實有兩個步驟,有時被簡化合稱,也叫子承父分。讀者不免好奇,有沒有女承父分? b.死者沒有兒子,就由願意留下守志的寡妻,代替死者一房,跟死者的兄弟諸房均分,從共產那裡取得死者一房應得的繼承分額(「寡妻妾無男者,承夫分」),也是代位承分,簡稱妻承夫分。如有四房,每房可得25%。得到這25%之後,寡妻最終應交給她或他人替死者樹立的嗣子來繼承。 當然,假如寡妻的嫁妝不多,難以維生,在子女應供養父母的前提下,她自可使用這25%來供養自己,但我們不能因此認為,她繼承了夫產。 c.死者既無兒子又無守志寡妻,應得的繼承分額就由其他的應分人瓜分(律文附註小字:「皆應分人均分」)。當然,若死者之兄弟等人替他立嗣,死者的繼承分額就由嗣子繼承。 3.諸子全死 a. 由諸子各房的兒子,按照人頭,平分共產,若四房合計25人,每人得4%(「兄弟俱亡,則諸子均分」)。 b. 某子一房無男,就由他的守志寡妻出頭,跟其他各房的兒子,按照人頭,平分共產,若四房合計25人,每人得4%(「若夫﹝之﹞兄弟皆亡,同一子之分」)。得到這4%之後,寡妻最終應交給她或他人替死者樹立的嗣子來繼承。 3.b與2.b是同一位寡妻,為何一時得25%,一時卻只得4%?因為不是她本人去分產,而是代替可得到25%和4%的兩個人去分產,前者是亡夫,後者是一子,均是代位承分。在3.b的情況,律文附註小字又說,在夫家守志的寡妻「有男者,不別得分」,亦反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