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脱口秀”演绎深层的课堂追问
[摘 要]
追问是将课堂引入纵深的一种师生对话形式。通过历史“脱口秀”实验,将课堂追问的主动权和主体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半开放的展示中,用自己的眼睛看待历史、用自己的理解阐述历史、用自己的方法学习历史,由一人独“秀”激发众人追问、由被动追问变为主动追问、由教师预设的一般追问生成为具有班级个性的特色追问,使历史教学在深层次的课堂追问中逐步积累和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
脱口秀;主动追问;众人追问;特色追问
翻阅我的微信朋友圈:你知道“暴走大事件”吗?在今天之前我是不懂的,当我的孩子在课上用这样的方式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是2016年3月23日,这一课是复习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堂片段】
李同学展示“脱口秀”: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暴走历史大事件”,我是李尼玛。那年人们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江苏南通状元张謇大玩跨界,身体力行,提出了“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黄家驹堕落成了汪峰。趁着西方帝国主义小伙伴们抢地盘的黄金时代,张謇确实赚了不少小钱钱。但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帝国主义列强在收拾完日耳曼后,便来中国收菜了。没错,现实是残酷的,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再加上我们那不安分的邻居的侵略等因素,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被扼杀在摇篮里,其发展过程短暂而且艰难曲折的程度,绝对胜过小李获得奥斯卡奖。那时,中国还是一只弱鸡,邓小平(1904年―1997年)还在摇拨浪鼓,中国还没有跳出来单干的实力。尽管如此,张謇为后人的跳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他虽然失败了,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课堂生态】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和笑声几乎伴随了小李“脱口秀”的整个过程。虽然他的语言很孩子气,他叙述的史实也大多来自课文或学生熟悉的时事趣闻,但经过嘻哈的表达和独特的描绘,顿时给了历史不同一般的面孔,使原本枯燥的经济历史课在笑声和掌声中拉开了追问序幕:一追张謇“大玩跨界”之后的身份变化为什么使“人们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二追张謇“大玩跨界”之时,有哪些原因促使他跳槽?三追从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课后涟漪】
课后这片段在我的朋友圈里一“秀”激起千层浪,学生、家长、朋友们纷纷跟帖点赞。其中一位远在英国读博的学生特别告诉我“暴走大事件是一款对时事点评吐槽的脱口秀”,“圈”内的历史同行们也以此为沙龙,探讨“脱口秀”走进课堂的可行性和实施方略。
“脱口秀”是“Talk Show”的英文音译,在《简明广播电视词典》中定义为“通过讨论对新闻或社会问题进行一面之词评论、表达观点的一种形式。” 随着电视和网络媒体文化的发展,这种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和喜爱。历史“脱口秀”旨在借助这种形式,将教师的讲台变成学生的展示舞台,翻转课堂的常规形态,演绎课堂的独特追问。
一、由被追问变为主动追问
课堂“脱口秀”一般由历史科代表根据学号提前通知主讲人员及课题(若有个别特长或需要,可自行调节),每次两人,每人2分钟左右,具体内容和形式不限,可以讲解知识,或交流观点、方法、思路或困惑。虽然只有短短的2分钟,但这是主讲人的专属时间,他是讲台的主角,是全班的焦点,所有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讲解而专注倾听或追问探讨……因此,这一刻成为每位主讲人的期待,人人提前关注自己的展示时间和主题,主动揣摩重点难点,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发动家长出谋划策,对着镜子反复演习……一次次的自发地追问,终于换来这一刻精彩绽放!
真正的学习是任何外力都无法替代的内化过程,最有效地追问是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发追问。像小李同学用充满孩子气的“黄家驹堕落成了汪峰”,表达了他对张謇作为“士”之状元回乡办厂的讶异;又巧妙地借用时事新闻,以小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获得奥斯卡奖的不易,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艰难曲折;同时他又联想到带领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并查阅了他的生卒时间(1904年―1997年),既表达了他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遗憾,也暗示着他对当代中国民富国强的自豪,颇有“只恨君生晚”的慨叹!
二、由一人独问激发众人追问
课堂“脱口秀”不只为了“一人独秀”,更为了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初中生既好奇又贪玩,喜欢看热闹的多,善于看门道的少,为此,“脱口秀”一般安排在课堂开始的5分钟,由听讲者与主讲人现场互动并盘点听讲收获,既凸显主讲人的成就感,也保障了听讲的效果,更使每个班级的每节课都有了不同于其他班级的开场白和追问点。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最佳追问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困惑点、兴趣点、好奇点、已知点,等等。例如小李同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