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反向放大器,电路如图,为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形式 选取参数:R1.DOC

研究反向放大器,电路如图,为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形式 选取参数:R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反向放大器,电路如图,为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形式 选取参数:R1

研究反向放大器,电路如图,为反相放大器的基本形式 选取参数:R1=10k,R2=14.88k,R3=10k 当输入为1v,其输出如图所示 当输入不变,改变信号频率,当f=145.15k时,其波形出现失真,如下图, 此时测得Vp-p=1.845V 继续升高频率,其失真越严重,当f=379.90k时, 其波形如右图所示 当保持频率不变,增大其幅值时,其输出波形如下 反向放大器的增益为A=-R2/R1,根据所选参数求得A0=1.488, 选择f=145.15k时的数据进行计算,A=1.845A0 分析其原因:(1)此时的输出波形已经失真,其测量参数并不准确,应该选用不失真时的数据,这点忽略了。(2)运放有一定的内阻 ,计算时忽略了其内阻的影响。 经过查资料得知,反相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较低,,实际使用的较多的交流反向放大器如下图: 换一组参数:R1=10k,R2=240k,R3=10k,C1=10Uf,C2=1Uf ,输入信号幅值为4v,f=9.305KHz, 当只加入C2时,其输出波形如下图(1) 当加入C1后,则输出波形如下 (1) (2) 由以上对比得知,电容的隔直作用可以减小信号源内阻对运放的影响,保证其静态工作点处于合适的位置 研究基本放大器的共模输出 电路如图: 选择参数为:R1=13k,R3=9.96K,R2=R4=152.3k 将量输入端均输入50Hz的正弦信号时,其输出波形 如下图所示,此时Vp-p=7.60v 保持其他参数不变,R1=9.92k,此时输出波形如下,此时 Vp-p=1.02v 同样保持其他参数不变,R1=R3=9.94k,此时保证电阻匹配,输出波形如下 ,此时Vp-p=0.415v。 由以上三组参数所得输出比较得知,当电阻匹配越精确其50hz输出越小,即共模抑制比越大。但R1=R2是其输出并不像完全为0,这是因为忽略了运放的内阻,并且电路的共模抑制比与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也有关系。同时,电阻的阻值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研究基本差动电路的差模放大 电路如右图所示,参数选取为R1=R3=9.94k, R2=R4=152.3k, 经过共模放大的调试,保证其共模增益尽量小 输如幅值为V=1.18v, f=229.86Hz 经过放大后其输出如下 图中正弦波为差模信号放大后的输出,测量得:V=2.48v,则Vp-p=2.48*2=5.96V 另一个为输入信号,Vp-p=0.199v 则差模增益为Aid=5.96/0.199=29.95 而将R3换为13k时,输出波形受共模增益的干扰,如右图所示。 由此验证,共模增益的干扰对电路的影响显著,因此在一起设计是,应尽可能的提高共模抑制比,减小共模输如对测量的影响。 全通网路构成陷波电路 电路图如下 想要对50Hz的信号进行陷波 选取参数为R1=R2=32K,C1=C2 =0.1u,其余电阻为10k 输入幅值为2V,频率为 50Hz信号。在50Hz上下调整 频率,观察其波形的变化。 预期结果为输出波形的幅值在 50Hz左右明显减小,但实际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