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序论第一节研究动机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近代財務理論在 1970 年由 Fama提出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後,就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發展,而效率市場假說的意涵是
股票現在的價格已反應所有會影響股價的因素與資訊,即代表投資人無法透過訊
息來獲取超額報酬,而依照效率強度、性質與訊息類別, Fama又將其分為三種:
弱效率市場 (Weak form efficiency) 、半強勢效率(Semi-strong form efficiency)以及
強勢效率 (Strong form efficiency) 。然而,卻也有非常多的學者發現許多效率市場
假說無法解釋的現象,一般稱之為異常現象 (Anomaly) ,最廣為人之的異常現象
則有動能效果 (Momentum) 、元月效果(January effect) 、規模效果(Size effect) 、首
次公開發行(IPO’s) 以及星期一效果(Monday effect) 等等。而本論文研究的重心便
是在動能效果這異常現象上。
動能效果指的是股票的報酬率有持續性的現象,也就是過去漲的股票會繼續
漲,而過去跌的股票會繼續跌,另有一句話: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最能充分
表達動能效果的意涵。而動能效果最早是由 Jegadeesh and Titman (1993)所證實,
他們研究美國股票市場,發現基於過去 3 至 12個月股價報酬的表現,對過去的
贏家投資組合持多頭部位並對過去的輸家投資組合持空頭部位,並持有 3 至 12
個月,能獲得顯著的異常報酬。而在這之後,關於各國股市動能效果現象的文獻
大量的發表,例如 Lui, Strong, and Xu (1999)研究英國股票市場、 Forner and
Marhuenda (2003)研究西班牙股票市場、 Doukas, and McKnight (2005)研究 13個
歐洲股票市場、高贈朋 (2006)研究巴西、中國及印度、 Muga and Santamaria (2007)
研究拉丁美洲新興市場、 Foster and Kharazi (2008)研究伊朗股票市場等等,皆發
現動能效果現象的存在;而國內研究動能效果現象的文獻也不虞匱乏,陳威同
1
(2002) 、廖晉恒 (2005) 、王似尹 (2006) 等等,皆發現國內也存在動能效果現象。
而關於動能效果的解釋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行為學上的解釋有Daniel,
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 (1998) 、Hong and Stein (1999) 、Jegadeesh and
Titman (2001) 、Doukas, and McKnight (2005) 等等認為市場對於新資訊到來無法及
時、迅速、充分的反應,即為反應不足 (underreaction) 而造成股價報酬會有持續
性的現象;另一解釋則有 Grundy and Martin (1998) 、Yao (2006) 、周隆裕 (2006) 、
Galariotis, Holmes, and Ma (2007) 等等認為動能效果是由於系統性風險或是個別
公司特徵所造成的,像是公司市值、帳面價值市值比等等。除了這兩種比較主要
的解釋之外,還有 Cooper, Gutierrez and Hameed (2004) 、曾家齊 (2005) 等等認為
動能效果是與市場多空頭的狀況有關係。
而利用動能效果現象而來獲得報酬的策略,最早則是Jegadeesh and Titman
(1993)依過去個股的報酬率來排序,挑選前 10%與後 10%的股票以均等權重的方
式來組成贏家與輸家投資組合,一般稱之為價格動能策略。之後,有Moskowitz
and Grinblatt (1999)依照產業過去的報酬來排序,選取表現最好與最佳的 3種產
業裡所有的股票來形成贏家與輸家投資組合,一般稱之為產業動能策略。另還有
George and Hwang (2004)依現在股價與過去 52週內最高價比來排序,選取前後
各 10%的股票以均等權重來組成贏家與輸家投資組合,在此稱 52週高價動能策
略法。而對於此三種動能策略獲利比較的僅有 George and Hwang (2004) 以美國為
研究對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Y0306-2018 热辐射类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pdf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合成生物学》课件.pptx VIP
- 《中国文化概况》带翻译版.pdf VIP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docx
- 2.1.2 认识地球(第2课时 地球仪与经纬网)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pptx VIP
- 二年级上册1-8单元看图写话.pdf VIP
- YY/T 0061-2021特定电磁波治疗器.pdf
-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