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少数民族茶俗浅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2月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Apr.2008 24卷 第 Journal of Simao Teachers’Coil Vo1.24 No.1 普洱市少数民族茶俗浅析 刀国民 (中共墨江县委党校,云南 墨江 654800) [摘 要] 普洱市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亦是世界茶源和普洱茶文化的发源地。 千百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培育出了闻名天下的普洱茶,开拓了人文底蕴深厚的 “茶马古道”,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普洱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作出了积极 的贡献。 [关键词] 普洱市;少数民族;茶俗 [中图分类号]G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59(2008)Ol一0035—03 一 、 普洱市世居少数民族与普洱 域十分辽阔,包括了今天普洱市的全部辖区和周 茶 边地市的一些县区。而其所说的“蒙舍蛮”则是 对当时居住在银生节度区内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普洱市是镶嵌在滇南边陲的一块宝地,在这 无疑包括了哈尼、彝、布朗、拉祜等民族,这些民 四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富饶的大地上,世居 族,至今依然是普洱市境内分布最广、人口较多的 着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傣族、佤族、布朗族、回 民族。 族、白族、瑶族、苗族、傈僳族、蒙古族、景颇族等民 在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展开的繁 族。许多世居的民族同住一个寨、共饮一井水,邻 琐、艰辛的农耕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沉 里相帮,和睦而居,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具有各民族 淀、积累、利用,茶叶不仅仅只是一种止渴提神的 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博大文化。 饮料了,而是融入到这些民族的整个人生礼仪中,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树资源最为集中 一 片小小的绿叶,成为可以取悦神灵、安抚先祖、 的核心区,更是世界名茶普洱茶的故乡。世居普 传情达意的灵物,成为普洱市各少数民族令人称 洱市的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傣族、佤族 道的茶俗茶文化。 等少数民族,是发现茶、训化茶的民族,他们的智 慧和辛勤的劳动使茶叶从深山沟箐走向天下众 二、普洱市部分少数民族的茶俗 生,成为世人皆喜的饮料。同时,他们具有各民族 文化 特色的饮茶习俗,极大地丰富了世界茶文化的内 (一)、哈尼族。哈尼族是普洱市境内分布最 涵,如今已经成为普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广和人口最多的世居民族之一,其族源源于古代 能分割。 的氐羌部落。 早在唐代的樊绰在其专著《蛮书》中就说: 有学者经过田野调查与汉文史料比较分析后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 指出,哈尼族是世界上最先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 椒、姜、桂合烹饮之”。所谓的“银生城”即今景 除了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