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
◆ 了解作用在机构上的力及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 掌握构件惯性力的确定方法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方法;
◆ 能对几种最常见的运动副中的摩擦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 能确定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和机构自锁的条件。;3.1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一、作用在机械上的力(续);二、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3.2 运动副中的摩擦;2. 摩擦的有用的方面:;二、移动副中的摩擦-2;二、移动副中的摩擦(续)-2;
;2)总反力的方向; 如果???, FP’为负值,成为驱动力的一部分,作用为促使滑块1沿斜面等速下滑。; 将螺纹沿中径d2 圆柱面展开,其螺纹将展成为一个斜面,该斜面的升角a等于螺旋在其中径d2上的螺纹升角。;三、螺旋副中的摩擦(续);1)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1. 轴颈摩擦;用总反力FR21来表示FN21及Ff 21;四、转动副中的摩擦(续);P64 例题;四、转动副中的摩擦(续);四、转动副中的摩擦(续);3.3 平面机构的静力分析; 假设一个由n个构件组成的杆组中有PL个低副,有PH个高副,那么总的未知量数目为:2PL+PH
; 图示一牛头刨床机构,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原动件的位置角φ1,角速度ω1的方向,工作阻力为Fr,试求各运动副反力和加在原动件1上的所需的平衡力矩Mb。
;2)杆组Ⅰ的受力分析
构件4为二力杆;杆组Ⅰ受三力Fr 、 FR34 、FR65作用。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作力的多边形,求FR34 、FR65;3)杆组Ⅱ的受力分析
构件2为二力杆;杆组Ⅱ受三力 FR43 、FR63、 FR12作用。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作力的多边形,求FR12 、FR63;4)作用在原动件上的平衡力矩Mb
原动件受二力 FR21 、FR61及平衡力矩Mb
;孺野悠雷梅搅识淹袒聊芽誓杀奢浸拈车卧心棍椽稼闰疾距虐眉良澄陪伍刮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三、考虑摩擦时机构的静力分析;2)确定转动副A、B、C中的反力;以构件1为受力体,其平衡方程;3.4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1)绕通过质心的定轴转动的构件;二、质量代换法;二、质量代换法(续);二、质量代换法(续);二、质量代换法(续);3.5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P71 例3.4;2)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3)动态??力计算;遂忻落欣铅镊造碳邪刑壁壤腊耕蝴舍搭淘燕莱耿肝嘛掺囚簇兆困废旨酿驰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构件2;呈竹寥琼认歧冶洪房熄恳秩炭第谊监剧老惠冕蹈桌陷七恩酞媒险迷惮积诊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第3章力量分析,自锁;例:;对E点取矩?R65的作用线的位置;2)构件组3、2的受力分析;3)原动件1的受力分析;§3-5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例1:;2)当计及摩擦时,作用力应切于摩擦圆。;w14为逆时针方向;例2(续);例3;R23;3.6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将式 Wd=Wr +Wf 两边都除以 t ;理想驱动力FP0 :理想机械中,克服同样的生产阻力FQ,所需的驱动力。;机械效率的统一形式:; 不考虑摩擦(?=0):;该机组的机械效率为:;总输出功率为:;则机组的总效率为:;例1:;五、 机械的自锁;垂直分力Pn:所能引的最大摩擦力;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该千斤顶在物体重力的驱动下运动时的机械效率为:;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三、发生自锁的条件(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