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2016】(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考点介绍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D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考查的常规题型,命题形式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等综合设题。试题中常见的有“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手段”“表达技巧”等表述方式。 (2)在高考中,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即仅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这种表达技巧是如何运用的)和“怎么样”(这种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板块一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下面分别加以讲述。 考查角度(一) 直接抒情的考查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一味投降、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李益的《江南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将闺中妇女那由热切盼望至深切失望直到怨恨的心路历程直接表露出来。 【例题1】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 第二、三两联主要是运用什么抒情手法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三两联主要运用直接抒情来抒发夜宿所感。二联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颈联写忧国之思,出句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对句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窗外映入诗人眼帘的,也是一片凄凉的景色。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元)张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在吴江垂虹桥东,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此三人皆功成名就而后退隐。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抒发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直抒胸臆,作者以“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三句反问,直接表现了作者知音难觅、前途渺茫、无人理解的悲凉心境和孤寂情怀。 考查角度(二) 间接抒情的考查 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即景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景结情、即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下面将间接抒情的常见方式加以说明。 (1)即景抒情 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诗人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水乡魂牵梦绕般的深情。《如梦令》中李清照对春光的留恋惜别之情,正是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3)寓情于景(移情于景) 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晚唐张泌的《边上》写到:“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暮烟”、“秋草”是没有感情的,所谓“愁”“恨”是诗人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上。姜夔的《扬州慢》写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是没有感情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寄寓或转移到了所写景物之上。 (4)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表面上咏物,实际上言志。这首诗借咏梅花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品格。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第一单元 第1课 课件11-1高中语文必修4.ppt
- 【语文】第一单元 第1课 课件21-1高中语文必修4.ppt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曹刿论战》ppt课件.ppt
- 【课件1】第三章第2节 弹力.ppt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配套课件18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共47张PPT).ppt
- 【语文】第3课《老人与海》课件2(人教版必修3).ppt
- 【课堂新坐标】课后智能检测:7陆文学自传[来源:学优高考网626176].doc
- 【苏教版】六年级 科学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寻找生物的家园.ppt
- 【课件设计】第一单元试卷讲评.ppt
-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第4单元 文言文课时作业14 Word版含答案].doc
- 【英语】Unit 4《Section Three Using language》课件(人教版选修8).ppt
-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
- 【走向高考】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7-2 中国地理(55张ppt).ppt
- 【经典】林黛玉进贾府·贾府环境.ppt
- 【金榜教师课件】(人教版)2014届中考生物课件复习: 鸟的生殖和发育.ppt
-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配套课件(人教版必修1) 第3单元 8 小狗包弟.ppt
- 【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选修3第2课时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doc
- 【金版学案】2014-2015下学期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配套课件: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pt
- 【邮政励才课程】十二种软能力的提升 - 副本.ppt
-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2章 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