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类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杨维群2008 5 《病理学》 * . 《病理学》课程整体设计 一 课程定位 二 教学思路 三 教学内容设计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五 考核方案设计 六 本课程特色 * 一 课程定位 (一) 课程性质 《病理学》为医学主干必修课程,它运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的形态、机能和代谢的变化,并探索其内在联系及结局,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病理学既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以它们的知识作为基础来认识疾病时的病理变化;同时病理学又是学习和掌握后续各临床学科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因此本课程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它在医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 (二) 课程作用(结合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主要病理过程和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并获得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等方面认识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把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后续医学专业课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和防治等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支撑及明显促进作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病理学知识指导将来的临床实践。 * 二 教学思路 教学理念:形成贴近临床、服务临床的新型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增强适应医学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为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 (一) 理论课教学设计 (二)实验课教学设计 三 教学内容设计 1 知识目标 2 内容选取 3 理论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4 教材及相关资料的选用 1 实验教学目标 2 实验设计思路 3 内容选取 4 实验课内容及课时分配 * 三 教学内容设计 (一) 理论课教学设计 1 知识目标 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及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主要病理过程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对重要的病理形态改变,包括典型病变的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应具备较熟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重要的病理过程和常见病中出现的症状、体征等要能够用病理知识进行解释, 并获得从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合并症及结局等方面认识疾病、分析疾病的能力。 * (一)理论课教学设计 2. 内容选取:针对性、适用性 依据我校高职护理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我们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知识内容有机整合,在保证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淡化学科界限,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专业后续课程需求,适当减少了一些与岗位需求关系不大的纯粹病理形态变化(特别是显微镜和电镜下的病变描述)的内容,而加强了与后续课程及将来岗位需求关系十分密切的病理生理学的知识,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符合专业的培养要求。 * 第一章 绪论,疾病概论 4 学时 第二章 组织、细胞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 4 学时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 学时 第四章 炎症 4 学时 第五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2 学时 第六章 水肿 2 学时 第七章 酸碱平衡失调 3 学时 第八章 缺氧 2 学时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 学时 第十章 休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