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智慧mdash;mdash;信篇(2011-09-22)
(四)自信人们都具有接受知识、修养道德的能力(学习的智慧)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里仁》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智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 其对后世的影响: *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汉、刘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汉、桓宽---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三国、诸葛亮---志当存高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晋、陈寿---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南朝范晔---有志者事竟成,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唐、李白---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宋、张载---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 宋、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宋、王应麟《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汪洙---男儿当自强; 明、王守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郑心材—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清、石成金---有志不在年高,无指空长百岁;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 * 三、诚信—人无信不立 (一)个人讲诚信 (二)交友原则 (三)信是衡量君子人格的标准之一 (四)批评不讲信用之人 (五)信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 (一)个人讲诚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无信无以立足于社会)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志向之一) 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有若语---一个人的老实程度接近合宜,他说的话就能兑现。 三 * (二)交友原则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公冶长》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语)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信为仁之表现之一)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用义作为对人的见面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三 * (三)信是衡量君子人格的标准之一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论语·学而》(君子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礼记·表记》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记·儒行》 美言伤信,慎言哉。《孔子家语·屈节解》 三 * (四)批评不讲信用之人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三 * (五)信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曾子杀猪:诚信启蒙教育的典范!烽火戏诸侯、狼来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兒戏耳。”曾子曰:“婴兒非与戏也。婴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身教重于言教,此诚信教育根本 * 对后世的影响: 战国、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 人之道也;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礼记》—君子诚之为贵;君子言足信也。 汉、王充—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 《二程集》—诚则信矣,信则诚矣; 宋、杨时—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宋、苏轼---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明、罗贯中---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明、冯梦龙—不忠不信,何以立于天地之间。 三 亚圣孟子像 * 四、公信—社会管理安定有序的目标 (一)公信力是社会管理安定有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