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的抗干扰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标准: 不涉及具体的产品,仅就现象、环境、试验方法、试验仪器和基本试验配置等给出定义及详细描述(术语、电磁现象的描述、兼容性电平的规范、干扰发射限值的总要求、测量、试验技术和方法、试验等级、环境的描述和分类等。) 通用标准: 通用防干扰标准是关于特定环境下的标准。它规定一组最低的基本要求,可应用于该环境下工作的所有产品或系统。 通用标准给出的试验环境、试验要求可以成为产品族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的编制导则。 系列产品标准 一组类似产品、系统或设施,对于它们可采用相同的标准:例如电信设备、无线电、电视和类似设备。 规定了专门的发射和抗干扰要求、限值和测量/试验程序。 专用产品标准 考虑产品的特殊,增加试验项目和对电磁兼容性能要求作某些改变。 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更加明确,而且还增加了对产品性能试验的判断,应比系列产品标准优先采用。 产品认证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合格评定的定义和作用 合格评定的主要范围 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 常用产品合格评定形式 法规强制模式 市场要求模式 我国的防干扰标准 我国的电子设备抗干扰标准可以分为4类: 基本标准 通用标准 产品类标准 系统间防干扰标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第6章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 与可靠性技术 影响测控系统可靠、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电气干扰,以及系统结构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制造工艺和外部环境条件等。 6.1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目的:为了保证检测系统稳定可靠地工作,在着手电路、结构和软件设计的同时,必须周密考虑和解决抗干扰问题。 干扰对测控系统造成的影响 1、数据采集误差加大 2、控制状态失灵 3、数据受干扰发生变化 4、程序运行失常 干扰和噪声源分类 分类标准:按照产生的原因、传导模式、波形的性质、在测控系统不同环节的引入等进行分类。 产生的原因:放电干扰、高频振荡干扰、浪涌干扰(交流系统中电动机的启动、开关调节器的导通以及晶闸管变流设备产生的浪涌电流) 传导模式:串模(又称常模、差动、横向干扰)、共模干扰 波形和性质:持续正弦波、偶发脉冲电压、脉冲列干扰 在测控系统不同环节的引入:电源、传感器、A/D、D/A、主机、数字传输通道、接口等 耦合的方式(传递) ①空间(电磁感应、辐射) ②传输通道(传导、入侵) ③配电系统 (接地) 干扰串入微机检测 系统的主要渠道 一般情况下,经空间感应窜入的干扰在强度上远远小于从传输通道和配电系统窜入的干扰,而且空间电磁感应形式的干扰又可采用良好的“屏蔽”和正确的“接地”加以解决。 所以,抗干扰措施主要是尽量切断来自传输通道和配电系统的干扰,并抑制部分已进入的干扰作用。 抗干扰的措施 硬件抗干扰 无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去耦电路 屏蔽技术与双绞线传输 隔离技术 接地技术 反射波干扰及抑制 静电放电干扰及抑制 漏电干扰的防止措施 印刷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软件抗干扰 软件陷阱 看门狗技术(硬件、软件) 故障自动恢复处理 数字滤波技术 1.外部干扰(1)串模干扰 定义:又称常模干扰,是指干扰电压与有效信号串联叠加后作用到系统上 . 来源: 串模干扰来自于高压输电线。 信号源本身固有的漂移、纹波和噪声 电源变压器不良屏蔽或稳压滤波效果不良等。 抑制串模干扰的具体措施 (1)信号滤波 :适用于干扰频谱不同的情况。 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 (2)信号积分:用双积分式A/D可以削弱周期性的串模干扰的影响。 (3)对于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串模干扰,应尽可能早地对被测信号进行前置放大,以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或者隔离和屏蔽等措施。 (4)从选择器件入手。采用高抗扰度逻辑器件,通过提高阈值电平来抑制低噪声的干扰等。 (5)如果串模干扰的变化速度与被测信号相当,传感器、变送器等进行良好的电磁屏蔽。同时信号线应选用带有屏蔽层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线,并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6)用数字滤波技术对已经进入计算机系统的带有串模干扰的数据进行处理,可较好地滤掉难以抑制的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抑制能力的衡量 一般要求 NMRR>40~80 dB。 串模抑制比NMRR Vnm为串模干扰电压 Vnml为仪器输入端由 串模干扰引起的等效差模电压 1.外部干扰-(2)共模干扰 定义:共模干扰是指输入通道两个输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 来源:由于接地点的电位差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电压可以是直流电压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