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反思
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反思8月5日,标准普尔将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美国政府因此丧失了维持41年的最高信用评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欧美股市连连下跌。尽管目前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已经消退,但美国仍在高通胀与高失业的“阴云”之下,人们有必要对拯救此次金融危机的量化宽松政策进行反思。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回顾
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增加有效需求”是拯救经济危机的良方。但本次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并没有实施扩大政府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而是推行了通过购买金融资产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并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极低水平的量化宽松政策。
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共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第一轮始于2008年11月,当时美国金融市场正处在危机的旋涡之中,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2010年4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总计购买政府支持企业债券及相关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725万亿美元。其中,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为1.25万亿美元,长期国债为3000亿美元,机构证券约1750亿美元,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的历史低位。虽然美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了巨额流动性,但由于实体经济复苏和就业增加过程缓慢,银行信贷不增反降约255亿美元,金融机构出于盈利考虑,将低成本资金大量投向金融市场,道琼斯指数在创下6640点的新低后持续反弹,到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时再度收复10000点大关,而失业率则由6.8%升至9.7%,经济衰退停止。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从2010年11月至今年6月,美联储从市场购入6000亿美元中长期国债,并对资产负债表中到期债券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在于上一轮政策未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高失业率使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同时也使依赖消费拉动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另外,0.25%的联邦基金利率已到无可再降的地步,价格型货币政策已然失灵,数量型货币政策成为唯一的选择。目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结束,从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首先,美国民众最关注的失业问题依然严峻。今年7月份失业率为9.1%,几乎为危机前失业率的两倍;其次,经济复苏非常脆弱。今年二季度美国GDP增长率仅为1.3%,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令人质疑;第三,物价不断上涨。美国今年6月份CPI为3.6%,连续三个月超过3%,表明通胀不断加剧,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但美国本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是,推动美国股市持续上涨。7月初,道琼斯指数创下危机以来的新高――12800点,接近危机前水平;二是,债券收益率被拉低,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下降。目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2.24%,创下20年来的新低,这部分归功于美联储的持续购入。
量化宽松政策效果不佳原因
目前,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结束,是否会进行第三轮政策操作仍未可知。尽管对美国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存在争议,但美联储官员仍认为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为金融系统提供了充足、低利率的资金,防止了金融危机的蔓延,避免了美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沼。香港也有学者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大加赞赏,认为这是一种“教课书”中从未有过的创新。本文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在上世纪的日本已被实施过,谈不上创新,从增加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关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灵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量化宽松政策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未得到过证实。在此次金融危机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一直依赖联邦基金利率这一价格型工具,即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金融机构资金利率,进而刺激或抑制经济活动。格林斯潘是利率工具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货币政策大师,在其执掌美联储的18年间,通过娴熟运用利率工具使美国经济屡次化险为夷,维持长期增长。从实际效果来看,伯南克运用利率工具远没有其前任成功。在十次下调基准利率并达到0.25%的极限后,经济仍深陷衰退。在常规的利率工具失灵后,为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美联储启用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政策,从金融市场中购买了2.3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由于美联储的注资主要流向金融机构,能否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则取决于金融机构的微观决策,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主要是为了拯救金融体系而非实体经济,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作用甚微。
第二,综合化经营模式抑制了增发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美国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中向市场注入的货币主要流向了花旗集团、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仅约为40%,交易账户、证券投资等成为其资金的使用重点。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15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中文说明书-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FA-150版.docx VIP
- FAR21X7_28X7雷达中文操作说明书.pdf VIP
- 2025届广东深圳市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VIP
- 广东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doc VIP
- 水资源及其利用——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及其分布.pdf VIP
- FURUNO古野OZS56490D_NX7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生物安全柜使用与维护保养记录表.doc VIP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