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抓住发展新机遇 推进城市建设新跨越
抓住发展新机遇 推进城市建设新跨越
天津市建委主任 李全喜
展望未来五年,天津的城市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天津城市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协调,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推进城市面貌的更大变化。
“十五”期间,天津城市建设工作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以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为目标,努力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明显改善,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服务和保障。
一、顾往昔“十五”业绩卓越
近几年来,天津的城市建设始终遵循“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在项目实施上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搞花架子,不急功近利,不搞形象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在投资方向上,坚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乡村公路统筹安排;在投资重点上,坚持重点项目和配套项目、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的统筹建设;在工程计划上,坚持重点工程与便民工程统筹实施;在建设标准上,坚持功能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统筹要求,确保了城市建设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全市累计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和公路建设投资736亿元,完成房地产投资1140亿元,分别是“九五”的2.4倍和2.2倍,投资比重分别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3.8%和21.3%。总结“十五”期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主要取得六个方面的成效:
1.市政公用设施综合承载功能明显提高。建成了津蓟、津晋、唐津、威乌等高速公路。五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99公里。到200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03公里,比“九五”末增长98.4%。新建和改造京津、津港等55条干线公路。五年累计改造农村公路2804公里。新建和改造城市主次干道385条。新建大中型桥梁81座,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5平方米,城市路网布局更加完善。经过3年多的建设,我市地铁一号线实现试运营,目前日平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五年全市新增供水管道1951公里,新增供气管道1799公里,新增排水管道2552公里,完成10个积水片和排水空白区的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新建、扩建了11座污水处理厂,建成了4座垃圾处理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1.3万立方米/日,新增垃圾处理能力3500吨/日。建成了一批公园和绿地,新增绿化面积856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由“九五”末的25.1%提高到36.4%。2005年11月我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2006年1月16日我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2.海河综合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实施海河综合开发、发展海河经济是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市委实施新时期“三步走”和“五大战略举措”之一。海河沿岸积淀着天津丰厚的历史文化,挖掘、利用好海河的资源优势,把海河建成现代化的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对天津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2003年2月20日海河综合开发正式启动,经过三年建设,全面完成了上游河段清淤,完成堤岸改造l7公里,建设和改造了一批临河道路和地下管网;新建和改造大沽桥、北安桥、金汤桥等8座桥梁;建成6处大型公园绿地;整修了一批历史风貌建筑。一批商贸、金融等经营性设施开工建设,古文化街商贸区竣工投入使用,海河经济效应已经显现。
3.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群众居住条件持续改善。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和“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始终着眼于中低收入大多数群众”的工作思路,时时刻刻关心百姓的安危冷暖,这些年天津老百姓亲身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天津的“世纪危改”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巨大引擎,使城市面貌、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94年开始,天津用6年时间共拆除危陋平房836万平方米,新建住宅2073万平方米,使30多万户110多万居民群众喜迁新居。危改没有就此停步,为了使广大市民群众居住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开发竣工面积500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九五”末的17.2平方米提高到25.8平方米。天津快速建立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经济租赁房和还迁安置房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解决了9400户中低收入拆迁居民住房安置,下一步将享受范围由中低收入拆迁居民扩大到收入较低的住房困难户。我市的做法得到了建设部的充分肯定。
4.便民工程成效显著。完成了市区10条、总长104公里的二级河道改造,沿线铺设雨污水管道162公里,新增沿河绿地233万平方米,新建和整修跨河桥梁130座,使沿河居住的近60万群众直接受益。实施了旧楼区综合整治,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