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18船舶力学基础考试大纲
818船舶力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材料力学(占总分的2/3,共100分)
轴向拉伸与压缩
基本要求
运用截面法求轴力,绘轴力图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轴向拉、压时的虎克定律及变形、位移计算
弹性模量E、横向变形系数μ、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能U
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一次静不定杆的求解
熟练运用的公式
σ=N/A, σmax=(N/A)max≤[σ], ε’= -με,
σ=Eε, Δl=N l / EA, U=N2 l / 2EA
圆轴扭转
基本要求
运用截面法求圆轴的扭矩,绘扭矩图
纯剪应力状态的概念,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计算
圆轴扭转静不定问题的求解(一次静不定)
熟练运用的公式
τmax = T R / IP = T / Wt ≤ [τ], φ = Tl / G IP, θ=T / GIP
IP = π D4 / 32, Wt = πD3 / 16 (实心圆轴)
IP =πD4 (1-α4) / 32, Wt = πD3 (1-α4) / 16 (空心圆轴)
U = T2 l / 2 G IP
梁的弯曲
弯曲内力
基本要求
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Q、弯矩M
2. 列Q、M方程,绘荷载较简单的梁的剪力、弯矩图
弯曲应力
基本要求
梁的弯曲强度计算:弯曲正应力计算,弯曲剪应力计算,掌握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
几个重要的概念:纯弯曲、横力弯曲;中性层、中性轴;抗弯截面模量W、抗弯刚度EIZ
截面的几何性质: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的定义和概念;主轴、形心主轴和主惯性矩的概念;平行移轴公式
弯曲变形能的计算
熟练运用的公式
σ= M y / IZ, σmax = Mmax ymax / IZ = Mmax / WZ ≤ [σ]
τmax = Qmax S*Z / IZ b ≤ [τ]
U = m2 l / 2 E I
截面惯性矩计算:矩形截面,T型截面,圆截面,空心圆截面;S*Z的计算
弯曲变形
基本要求
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的建立
掌握计算位移的积分法、叠加法;梁的刚度计算
掌握简单静不定梁的解法
熟练运用的公式
1/ρ= M / EI, EIv’’ = M
f = m l2 / EI, f = Pl3 / 3EI, f = q l4 / 8EI (悬臂梁)
f = Pl3 / 48EI, f = 5ql4 / 384EI (简支梁)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基本要求
明确应力状态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解析法和图解法求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熟练掌握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的计算
几个重要的概念:一点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主平面,主单元体,主应力
广义虎克定律. 重点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广义虎克定律
强度理论:第一、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运用强度理论对复杂受力构件进行强度校核
熟练运用的公式
(三向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
组合变形
基本要求
掌握构件组合变形时强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叠加原理
正确判定构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危险截面、危险点及危险点处应力值的计算
组合变形: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偏心压缩;扭转与弯曲的组合(无扭转的组合变形,危险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凡有扭转的组合变形,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
3.根据危险点处的应力状态,正确选择并建立强度条件,掌握构件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的一般步骤
熟练运用的公式
能量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杆件变形能的计算:轴向拉压、圆轴扭转、梁的弯曲
运用卡氏定理和单位载荷法(莫尔定理)计算结构指定点的位移
用力法求解静不定结构(一次静不定问题)
熟练运用的公式
压杆稳定
基本要求
理解失稳、临界力、临界应力、长度系数、柔度等基本概念
计算细长杆临界力、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总图
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稳定条件;稳定计算
熟练运用的公式
μ值:μ=1(两端铰支);μ=0.5(两端固定);μ=2(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μ≈0.7(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
n=Pcr/P≥nst
第二部分 流体力学(占总分的1/3,共50分)
一、流体的物理性质及流体静力学
(1)流体定义及连续介质假定
(2)流体的密度和粘性
(3)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4)流体静压特性及静止流体的压力分布
(5)静止流体作用在壁面上的力
二、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2)流体运动中的基本概念
(3)连续性方程
(4)运动微分方程
(5)伯努利方程
(6)动量积分方程
三、管流和边界层概述
(1)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
(2)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3)圆管中的湍流流动
(4)管流水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