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置换通风的节能研究 research o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saving energy.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置换通风的节能研究 research o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saving energy
2006年第8期 节 能
(总第289期) ENERGYCONSERVATION 一17一
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置换通风的节能研究
孙明,王岳人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介绍了置换通风的原理及其能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原因,运用送风量及送风温度的公式。对置
换通风及混合通风进行了计算比较。通过具体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置换通风其送风量比混合通风的
送风量减少16.7%,节约能耗41%,新风节能2.46W,是一种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节能方法。
关键词:置换通风;室内空气品质;节能
中图分类号:TU8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948(2006)08—0017—03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为人们在室内工作、生活、休息的时间远远超过在
室外的时间,大约为全天的80%;发达国家中人们
在室内停留的时间已高于全天的90%。好的室内
空气品质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有益于提高
学习、工作效率,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好的室内空气
品质,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如病态建筑综合症
(SBS)、大楼并发症(BRI)及多种化学物过敏症
(MCS)等。尤其是2003年“非典”之后,人们对室 图1置换通风的原理及热力分层图
内空气品质越来越重视。然而,要改善室内的空气 置换通风很好地利用了气体热轻冷重的自然特
品质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新风量,这必然会消耗能源, 性和污染性气体自身的浮升特性,通过自然对流达
这又与国家正在提倡的节约能源方针相悖,因此本 到空气调节的目的。
文提出了一种既能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又节能的方 3置换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
法,即置换通风。 置换通风的重要特性就是热力分层,即室内分
2置换通风原理 成上下两区,上区存在气流回返混合,温度与污染物
置换通风是一种全新的通风形式。它以低诱导 浓度较高;下区为单向流,空气温度较低而清洁。
比为原则,将新鲜空气低速送人房间底部工作区,新 上、下两区内温度梯度和污染物浓度梯度均很小,各
风在重力作用下先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在地面上方 区内均匀平和。在两区之间存在一个不稳定的过渡
形成一个薄的空气层。室内热污染源产生的热浊气 层,是由对流紊流和热力扩散的平衡作用而形成的,
流由于浮力作用而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这样 其高度虽小,但温度梯度和污染物浓度梯度却很大,
由于热浊气流的卷吸作用和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 空气的主要温升过程就在此区内实现,所以应控制
及排风口的“抽吸”作用,使覆盖在地板上方的新鲜 过渡层位于所要求控制的分层高度之上,才能使人
空气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向上的活塞流,工作区 所处的停留区保持最好的空气品质。
的污浊空气被后续新风所取代。当达到稳定状态 文献[1]中曾对置换通风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
时,室内空气在温度、浓度上便形成了两个区域:上 行了研究,对系统中有代表性的点进行了测试,得出
部混合区和下部单向流动的清洁区。因此只要保证 以下结论:
分层高度(地面到界面的高度)在人员工作区以上, (1)热源不影响整个房间水平方向温度的均匀性;
而人体以上的空间则不需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目 (2)热源或污染源无横向扩散;
的(见图1)。 (3)除热源上方有较大的上升气流外,整个速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c6l-40欧ⅳ柴油机燃烧开发 combustion development of yc6l-40 euro iv diesel engine.pdf
- z3cn20.09m奥氏体不锈钢热老化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aging impact properties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z3cn20.09m.pdf
- zk系列真空相变锅炉的研制开发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zk series vacuum phase- change boiler.pdf
- zr176型柴油机的研制 research of zr176 model diesel engines.pdf
- zs195柴油机缸内燃烧温度场测量及分析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in-cylinder temperature field for zs195 diesel engine.pdf
- znbr2作为热室观察窗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study of zinc bromide as hot cell window materials.pdf
- zs1100m气体发动机的研制 development of zs1100m lpg engine.pdf
- zsm-5分子筛表面酸碱性质及对co2+的吸附 characterization of zsm-5 zeoli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removal of co2+ from aqueous solutions.pdf
- z箍缩等离子体mhd不稳定性的简化分析 simplified analysis of the mhd instability in z-pinch plasmas.pdf
- 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parallel tube set systems with type-z and type-u headers.pdf
- 鲍斯的存在分析学评析.pdf
- 鲍店煤矿浅部区域第四系松散含水层水位变化分析.pdf
- 爆破吹扫法在氧气管道吹扫中的应用 gas blasting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flush of oxygen pipe.pdf
- 保留钌的强络合辐解产物 main ru-retaining complexing agents produced by radiolysis.pdf
- 爆破冲击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effects of blast-induced vibration on strength of early-age concrete.pdf
- 爆破地震地面运动的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 analysis of evolutionary power spectra density function of ground motion induced by blasting seismic.pdf
- 北巴600mw“w”锅炉水冷壁结焦问题防治分析 the analysis 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water-wall slagging in b&wb 600mw w type boiler.pdf
- 北京”阳光校园”建设综合设计-以北京八一中学为例-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 sunshine campus' comprehensive design.pdf
- 北京某食品厂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现状.pdf
- 北京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分析.pdf
文档评论(0)